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3篇
  免费   172篇
公路运输   1112篇
综合类   757篇
水路运输   729篇
铁路运输   505篇
综合运输   12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桥梁引道路段的施工特点决定了与其它路段不同的施工要求。运用工程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中砂应用于桥头引道路段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从工程质量、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角度看,中砂应用于桥头引道路段,能保证质量、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42.
雷世建 《路基工程》2006,(6):101-102
介绍砂垫层夹铺土工格栅加固软土路堤施工中采取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法及加固效果,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3.
充分利用当地天然砂填筑高速公路路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北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充分利用当地河道中的天然砂填筑路堤,既减少取土占地,又充分利用了当地材料并疏通了河道,是一种技术可行、施工快捷、经济合理的方法。重点介绍填砂路基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相似文献   
144.
珠海市香洲洪湾工业片区内为软弱地基,满足不了上部荷载对路基的要求,将会导致路基在通车后产生较大沉降和地下管线的破坏。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提高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模量,以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土承栽力的要求,提出了对场区内路基采取加固处理方案。目前针对软弱地基的不同构成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主要介绍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处理软弱地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5.
针对目前进行的比较多的套管射孔完井,以线弹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定向油井井眼围岩岩石受力的应力状态和射孔孔壁应力分布,考虑井眼围岩应力对射孔孔壁应力状态的影响;根据Moh-Coulomb准则和Drucker-Prager准则分别提出两个地层稳定性指数的概念;并利用孔壁应力分布和Drucker-Prager破坏准则所建立的出砂预测模型;通过对W1油井的出砂预测,验证该模型预测结果与油井实际情况较吻合。  相似文献   
146.
本文针对南汇东滩N1库区消纳工程渣土应急圈围工程供砂施工情况,结合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成本以及施工效率等方面因素,确定使用吸砂船-运砂船-吹砂船施工的方案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7.
为探讨宜巴太阳岭砂岩洞渣用作混凝土集料的可行性,对母岩抗压饱和强度、物理化学成分、碱活性进行分析,采用简化砂、石联产工艺生产出砂岩碎石、机制砂并对其基本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研究表明,该砂岩洞渣为硬质砂岩,加工的碎石、机制砂可满足混凝土集料技术指标要求.以宜巴高速公路为依托,成功地将砂岩集料配制的混凝土应用于隧道二衬与桥梁桩基、墩柱.  相似文献   
148.
以天大(天镇-大同)高速公路大梁山隧道左线大背沟沟谷段为背景,对富水砂卵石层沟谷段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引入桶式多节双液帷幕注浆技术,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复拱加强、钢桁架临时支撑、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等措施,成功预防了隧道沟谷冒顶塌方,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节约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49.
简要阐述了软土的定义和特征,介绍了目前我国常用的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特点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为工程施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0.
北京地铁8号线中国美术馆站采用浅埋暗挖法,在砂卵石地层中下穿四通热力小室,同时上穿6号线盾构区间。介绍了注浆加固措施,对管线采取了深层沉降监测和分层沉降监测技术,较好地控制了热力小室、6号线盾构区间结构变形及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