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3篇
  免费   307篇
公路运输   2604篇
综合类   2072篇
水路运输   1234篇
铁路运输   1931篇
综合运输   18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应收账款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企业营运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它的管理应从应收账款的预防到回收,贯穿销售的全过程,建立相应的量化指标,分析其是否合理,要与有关人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做到奖罚分明。通过合理完善的制度,使应收账款管理好,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2.
为防止弹性悬挂式机车中间轴驱动装置横向位移过大,发生碰撞,提出了端轴驱动装置弹性悬挂、中间轴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方式。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驱动装置悬挂方式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认为采用这种悬挂方式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GTM的设计思路提出解决目前汽车触地压强不断上升的途径,应用GTM减少沥青路面在重载交通下出现车辙、推移等剪切破坏.试验证明,沥青路面的表现与GTM的设计指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因此GTM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4.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对路基的耐久性和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质量控制,中德都建立了一套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这两种标准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开展中德路基质量控制指标对应关系的研究,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经验,尽快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基质量控制标准。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对中德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标准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指出了2种标准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之处;再结合路基填筑实例,分别采用中德两种规范进行相关试验,建立了该试验条件下的中德规范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中国标准中用统一的孔隙率值来控制中、粗粒土的压实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结论:对具体的填料,应通过相应的击实试验确定与密实度控制指标对应的孔隙率值;采用Ev2/Ev1比值可用于间接验证填料达到的密实度;如和Ev1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5.
新建铁路路基改良土动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新建铁路基床底层填筑中黏土是否需要进行改良以及改良深度的问题,采用现场动载激振试验的研究方法,对基床底层未改良、部分改良、全部改良的基床结构进行动应力、动变形、塑性变形等项目的测试。通过对不同基床底层结构形式的动载模拟试验研究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路基的弹塑性变形、动刚度随激振次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6.
据雷诺集团董事会主席施维策称,2000年对于其企业而言,是一个面向新世纪的过渡年份,各主要经营指标都比较令人满意,这可从表1中看出。  相似文献   
37.
38.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改性沥青应用不断增加。为了适应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应用的需要,交通部及时颁布了《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通过事例得知,该规范所采用的针对度指数PI作为改性沥青分级指标拟商榷。  相似文献   
39.
40.
青马大桥的空气动力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扬 《国外公路》1998,18(5):29-34
在青马大桥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空气动力稳定性”,因此在施工和竣工阶段进行了大量风洞试验,以便研究该桥空气动力稳定性。风洞试验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有汽车,火车或无车通过桥面的情况下,可达到发散不稳定的临界风速都高于设定的最低限度。由于涡流发散而引起的感应振幅,同样在如上所述的两种情况下均较小,这对于桥梁本身设计及其日后的投入运营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