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90篇
公路运输   763篇
综合类   411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122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通过级配碎石室内动三轴力学性能试验,分析研究级配碎石的动力特性,获取级配碎石近似的回弹模量值,对在云南高海拔地区合理取用级配碎石回弹模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为分析砂岩在道路工程中路面铺装的可靠性,通过不同的级配方法得到几种级配碎石并加以删选,以对结构受力影响最为显著的回弹模量为研究切入点,将筛选出的各级配与其CBR实验结果做比对分析,得到CBR与模量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骨架型级配能提供的各粒径范围过窄,不利于施工;连续性级配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CBR值较高),推荐使用连续级配作为施工级配;砂岩作为使用量较小的道路工程材料,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相关级配,能保证该砂岩级配碎石良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73.
根据对太仓市沪-浮-璜公路路基路面整层材料的大量实测弯沉的统计与分析,推算出路床顶当量回弹模量及整层材料回弹模量,从而指导设计并鉴定设计弯沉是否合理,通过对实测弯沉的分析使设计弯沉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4.
文章介绍了动态模量测试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对级配碎石过渡段检测数据分析为现场施工的含水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将碎石化处治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视为宏观均匀、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采用双层弹性层状体系模型,深入分析了碎石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的应力、弯沉变化规律,给出了对应不同交通量及沥青加铺层厚度下碎石化旧路面顸面最小回弹模量值,以及碎石化旧路面顶面最大容许弯沉值.研究表明,对应不同交通量和沥青加铺层厚度,要求碎石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顶面弯沉在41~114(0.01 mm)之间变化,否则,顶面弯沉超过114(0.01mm),则碎石化旧路面不能提供所需的刚度要求,需另外设置基层后再加铺沥青层.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内蒙古西北地区干压实技术的现场施工控制指标,采用干压实技术对2段试验路的路基进行碾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施工机具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通过2种典型机具现场试验,得到施工机具能量损失率为20%;对碾压遍数与松铺厚度、施工机具型号的关系进行修正,推荐最佳碾压遍数;基于现场压实度检测和回弹模量检测数值,提出回弹模量与压实度的关系,进而提出以回弹模量为路基施工控制指标,并给出相似地区不同压实度下的回弹模量推荐值。  相似文献   
77.
回顾了钢框架的分析方法和研究现状,将传统的弹性分析法和新兴的塑性分析法作了比较,重点介绍了塑性铰法对钢框架的分析和设计,并讨论了当前改进塑性铰法存在的困难,为进一步分析方法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黄玉恩 《交通标准化》2008,(13):163-166
钢渣与粉煤灰按一定配合比制备的路面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回弹模量等常用性能良好,通过试验比较,证明钢渣与粉煤灰组合可以作为道路基层使用。  相似文献   
79.
反射裂缝是再生水稳基层的主要病害,沥青面层的厚度、模量以及层间处治措施如土工格栅、SBS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和橡胶沥青碎石层等是影响反射裂缝的主要因素。该文结合再生水稳基层路面结构参数,通过有限元建模计算并定量分析了面层的厚度、模量和3种层间处治措施对表征裂缝反射能力的沥青面层底部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升沥青面层和层间处治层厚度均能有效缓解面层底部的应力集中现象,但两者模量的提高会加大面层底部的剪应力和弯拉应力;且以上层间处治措施中SBS沥青混合料层间处治层对降低沥青面层底部应力集中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0.
某新建高层住宅楼工程设计拟采用浅层强风化绿泥石片岩作为天然基础持力层,为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选用了平板静载荷试验(慢速维持荷载法)对地基进行了检测工作。对检测过程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该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对该场地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模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