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414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结合重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及发展实践,阐述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特点、优势和创新,如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节能环保,实现PC轨道梁系统、道岔系统和车辆转向架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国产化等。对如何根据城市特点科学地选择适当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通过科技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品质和运营服务水平、通过创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阶段应始终贯彻科技提升品质、创新促进发展的理念,为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市民交通出行提供更便捷、更优质和更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2.
广义轻轨车辆涵盖钢轮钢轨制式、胶轮制式和磁浮制式,车辆制式决定线路的总体技术标准和工程建设规模。轻轨项目实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根据线路特点选择合适的轻轨车辆。从车辆技术特点出发,对各种车辆的典型特征进行梳理,并对车辆的优缺点进行客观描述,以阐明各轻轨车辆的适用范围。钢轮钢轨车辆具备应用历史长、系统简单可靠、运能和运行速度覆盖范围广、路权和敷设方式灵活等优点,应作为轻轨系统网络化首选;但钢轮钢轨轻轨车辆应重点改善振动及噪声较大的缺点,并进一步优化车辆灵活性,以适应城市轻轨高架敷设需求。结合城市的特殊需求,并经充分技术经济综合分析后,也可考虑采用胶轮跨座式单轨或APM系统。磁浮车辆的优势是应用于高速轨道领域,而在中低速城轨领域其主要优势为振动及噪声较低,但列车牵引能耗较高,敷设方式与折返能力亦受限,在轻轨车辆选择时应特别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23.
根据跨坐式单轨车辆走行部结构和空间尺寸,以及工作和维护需求,设计了可拆卸摩擦环的制动盘结构。制动盘直接压装在减速箱一级减速轴的外端。建立制动盘结构仿真模型,对制动盘温度场及热应力场进行有限元分析,仿真验算在超员载荷条件下的制动过程中制动盘的温度与应力。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盘毂轴端安装可拆卸制动盘热容量满足跨坐式单轨车辆制动要求。  相似文献   
124.
列车的牵引计算是轨道交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跨坐式单轨列车结构特殊,其牵引计算模型与普通轨道交通列车差异较大,通过分析跨坐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特性,选择优化控制牵引策略,建立单轨列车启动过程、牵引过程、惰性过程、制动和进站过程计算模型.以运营中的重庆轻轨2号线为试验线路,实现整个列车运行过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25.
气动力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跨坐式单轨车的性能.基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某跨坐式单轨车原车型,新车型的气动力学特性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得出原车型、新车型的风阻系数;并结合两种车型的外部流场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验证流线型的新车造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对比不同百分位驾驶员人体模型的操控舒适性,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建立了驾驶员操控舒适性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了对车辆内部布置舒适性的评价,并以跨坐式单轨车辆为例验证了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7.
基于跨坐式单轨列车牵引计算理论,设计了基于等位移步长法的跨坐式单轨列车仿真算法,开发了跨坐式单轨列车牵引计算仿真系统软件.根据输入的线路数据、列车数据、编组数据,根据需要选择节时、节能及混合策略,经运行计算后能显示及输出列车牵引过程的速度-位移曲线、时间-位移曲线、电流-位移曲线及能耗数据.  相似文献   
128.
以跨坐式单轨列车牵引计算理论为基础,结合跨坐式单轨列车运行要求,建立了以运行时间和能耗为目标的单轨列车运行优化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牵引曲线的关键点进行优化。以重庆市轻轨2号线为例,对该线13个站间牵引曲线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前后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运行时间和运行能耗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整个区段上运行能耗下降了16%,运行时间节约2%。  相似文献   
129.
文章以多体动力学为基础,建立了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车速、轨道半径对跨座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0.
详细介绍重庆单轨列车的减振系统,根据单轨列车检修中的振动现象,对可能导致异常振动产生的原因,从结构、日常维护和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解决在单轨列车运行中在振动方面出现的部分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