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4篇
  免费   192篇
公路运输   2714篇
综合类   1690篇
水路运输   1575篇
铁路运输   1097篇
综合运输   18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铁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监测是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基础,有助于预防高铁周边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目前京沪高铁委托管理模式为依据,调研了京沪高铁周边安全隐患管理现状,研究了其安全隐患监控措施和整治办法,形成了闭环管理系统,在内外协调时采用“双段长制”;建立了基于高分辨遥感变换检测技术和北斗智能巡检终端的智能安全隐患监控流程。周边环境隐患智能监测系统利用智能技术构建了“人防-物防-技防”的天地一体化高铁安全隐患防控体系,解决了京沪高铁沿线各站段之间安全隐患信息不能相互共享、相互参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试验分析了中低速磁浮交通试验线车岔耦合振动特性。通过采用增加台车、沙袋、液体质量双调谐阻尼器等方式进行了多次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台车和沙袋相结合的方式或采用液体质量双调谐阻尼器,都能有效地抑制车岔的耦合振动。为得到稳定的阻尼减振效果,在道岔主动梁上采用多组液体质量双调谐阻尼器作为工程化应用的吸能装置,成功解决了车岔耦合振动问题,为中低速磁浮交通的工程化应用和推广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3.
详细介绍了一种不间断切换电路,在内燃机车双冗余控制系统的双机切换过程中,该设计避免了切换失电的不利影响,能维持各受控设备持续不间断地工作,从而能保持柴油机不因控制系统的切换而停机。通过对设计原理的分析,给出了一种成熟的电路设计方案,应用在DF8B机车控制系统中,并且该设计可延伸拓展应用于更广泛的控制切换领域。  相似文献   
104.
张曙光 《中国铁路》2010,(12):17-21
列车速度提升对应着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结合中国高速铁路的大量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针对速度提升后系统强耦合作用与高速轮轨关系、耦合振动与车体模态设计、高速列车头型气动设计、高速列车地面效应等技术问题进行阐述,应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并对高速列车持续运行的系统可靠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一种无砟轨道道岔用硫化垫板.该垫板的结构属压缩型,在胶料配方上以天然胶为主体,采用碳黑原位接枝改性技术,能在满足刚度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胶料硬度,并大幅度提高定伸应力.在产品设计上应用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确定最佳型面,并提出双刚度设想,确保了扣件系统在受到冲击荷载或超载情况下的二次刚度保护,保证道岔中扣件节点刚度与轨道刚度匹配以及岔区刚度均匀.  相似文献   
106.
分析了剪力齿槽的作用机理,认为剪力齿槽是传递底座板纵向力和限制底座板位移的重要结构,是无砟轨道结构系统和桥梁相互作用的纽带。介绍了剪力齿槽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针对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对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处理方案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引起相关建设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7.
客运专线铁路简支梁桥墩台纵向线刚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梁轨共同作用机理出发,建立了客运专线简支梁桥梁轨共同作用计算模型,针对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各自的特点,通过无缝线路桥梁纵向力分析计算,系统研究了桥梁墩台纵向线刚度对桥梁和轨道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不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常用跨度简支梁桥墩台纵向线刚度合理取值,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8.
无缝道岔和桥上无缝线路是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结构强化的关键技术。与路基上无缝道岔相比,桥上无缝道岔区轮轨动力相互作用更强烈,轨道几何状态更难以保持,安全储备不足。以沪昆线湄池1号特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透析了有砟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轨道几何状态难以保持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加横向约束来控制桥上无缝道岔轨道稳定性的方法。实践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轨道几何状态、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双参数雨流法对在线实测的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载荷时间历程进行计数统计,分离出完整的应力循环和半循环,表征了构架服役过程的随机载荷谱块。根据名义应力法理论及miner疲劳损伤累积理论,估算出了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测点处的寿命为13.4年左右。  相似文献   
110.
城市交通枢纽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通节点和城市交通两个层面上。在交通节点层面上,表现为利用枢纽的高交通可达性,通过对枢纽地区土地利用的规划,使枢纽类型与其周边土地利用性质相匹配,最终达到改善和优化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的目的;在城市交通层面上,表现为交通枢纽利用其对交通系统的整合作用,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和决定作用,进而达到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