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14篇
综合类   54篇
水路运输   74篇
铁路运输   10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基于热传递基本原理的高速动车组辅助变流器箱体热仿真设计流程主要包括建立几何模型、设置仿真初始条件、网格划分及稳态求解计算3个环节.根据辅助变流器的基本技术参数,并结合模拟及混合信号仿真软件Saber对辅助变流器主电路的仿真结果,给出辅助变流器中变压器、电抗器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主要发热器件功率损耗的计算公式.以某高速动车组辅助变流器为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otherm,按照辅助变流器箱体热仿真设计流程,得到额定工况下辅助变流器箱体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结果,并制成辅助变流器样机.对比变压器线包和铁芯及功率模块散热片样机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验证了辅助变流器箱体热仿真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2.
我国在高寒地区修建的高速公路隧道越来越多。因为隧道进出口路面积雪结冰而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隧道路面的融雪化冰问题日益成为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发热电缆系统作为融雪除冰一种新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依托在建兰州至郎木寺高速公路晒经滩隧道,建立了发热电缆融雪化冰的试验段,通过对隧道内温度长期持续测量,探讨了发热电缆系统最佳设防长度;对试验段表层和内部的温度分布变化进行监控,探讨了甘肃省甘南地区沥青混凝土道路铺装发热电缆的功率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最佳设防长度为60m,外界气候条件(尤其是气温)是影响发热电缆融雪化冰效果的主控因素;使用反热毯可以大大提高发热电缆系统的工作效率;通过动态功率控制,可以实现不同降雪条件下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融雪化冰要求。  相似文献   
343.
故障现象:一辆延安SX2150K型汽车,约行驶40公里左右时,发现中、后轮制动毂处冒烟,有烧焦的糊味,用手触摸轮辋处烫手。  相似文献   
344.
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一种壳架电流为1000A的直流塑壳断路器的旋转式双断点触头系统进行温度场分析,并通过物理样机试验验证了该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接触电阻模拟触头线接触可以准确分析和计算触头系统的发热特性,为设计新型断路器触头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5.
陈明文  张浩  王亮 《北京汽车》2023,(1):14-17+29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焦虑,优化电控系统效率是有效解决方案之一。作为电控系统的核心部件,功率器件的损耗计算和优化设计对提升电控系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两种主流功率器件Si IGBT和Si C MOSFET的结构和材料性能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各自工作特性,给出对应的损耗计算方法;同时选取典型工况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两种功率器件的损耗和效率。  相似文献   
346.
埋入式智能感知器件势必会与路面沥青混凝土材料产生交互影响,为研究器件布设深度、数目、形状以及分散情况对沥青路面材料力学特性及破坏形式产生的影响,利用PFC2D数值模拟软件,从细观角度出发,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在单轴压缩模拟试验条件下沥青试样埋入智能感知器件后的离散元模型,通过模拟沥青混凝土试样在不同影响条件的破坏模式,分析了不同路面埋设深度、器件数目、器件形状和分散状态对含智能感知器件沥青混凝土试样的力学特性及破坏形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含智能感知器件的沥青混凝土试样的力学特性及破坏形式受器件数目影响较大,且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多发生于感知器件边缘与沥青混合料接壤处;器件单元的形状外轮廓会对试样裂缝的开展产生引导作用,矩形感知器件影响下的沥青混凝土试样,其破坏裂缝多呈“V”字形开展,而梯形的智能感知器件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容易诱发试样内部产生沿梯形侧边45°的斜裂缝。在各种因素影响条件下,含智能感知器件的沥青混凝土试样以3个器件在试样中呈对角分布状态时的强度最低,稳定性最差,此种分散情况会造成试样最大化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347.
依据红外检测技术理论,文章阐述了国内船舶电气设备维修现状,指出运用红外检测技术进行故障诊断的可能。通过介绍红外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分析电气设备发热类型,简述在运用红外检测技术检测船舶电气设备时的参考标准、遵循原则以及如何选用红外检测仪器、测量的基础工序及测量方法等,得出了红外检测技术在船舶电气设备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