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75篇
水路运输   64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谈到人类文明史,人们常常会用“上下五千年”来解释。抛开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这些太远古太蛮荒的历史不谈,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概也就五千余年,但这五千年历史又被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但今天我想用人类交通工具的变迁来解释这个划分:即纯粹的马或马车作交通工具的年代为古代;采用蒸汽机  相似文献   
72.
高丽移植唐代法制之变形及其历史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丽王朝也曾对唐代法律制度进行大规模移植.从总体上看,高丽王朝不像古代日本那样以全盘吸收的模式移植唐代法制,而是对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使之产生了全方位的变形.之所以进行这些变形,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社会、政治、传统、风习等各种因素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吕本中、姜夔、严羽的三部诗话为切入点来扫描南宋"悟诗"思维向度(即感悟诗歌意境的艺术思维不同层面之定位),认为:从吕本中"悟入"的思维向度来看,他还处于对山谷非常肯定的阶段,这说明南宋确立江西诗派之初对讲究法度的江西诗派之祖--黄庭坚带来的消极影响还缺乏深刻认识;姜夔倡"自悟"具有相当明显的理论自觉,其"自悟"理论远不止于"革江西诗风"之效应,实在是揭示了中国古代美学之本质问题;严羽在悟诗的思维向度上达到新的水平,其"妙悟"说将悟禅与悟诗统一起来并最终成为南宋悟诗思维向度得以确立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74.
绘画在中国历史经历了实用时期-礼教时期-宗教化时期-学化时期四个大的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绘画的功能各不相同。在实用和审美两大功能之下,绘画都反映了时代的风貌扮演了怡情、教育的社会角色。从社会角度出发是对古代绘画进行重新审视和正确评价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75.
从船舶安全性角度对古代献进分类整理,并结合出土古船实例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76.
本文剖析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文学知识,指出“盘古开天地”表现了古人对宇宙起源演变的认识,它与基督教文明中的“创世纪”神话有质的不同;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反映了古人根深蒂固的固体天壳观念,“断鳌足以立四极”的说法以神话方式弥补了盖天说的漏洞,共工撞不周山的传说为天体运行机制提供了一种直观解释;《灵宪》中的“嫦娥奔月”传说表现了人们对月食特征的认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雷曹》篇,则以古代的天文学知识为依据,展现了古人对天穹星辰的绮思。早期神话的创作者以神话的方式来解释自然,后期神话的创作者则借助于已有的科学知识构建故事。审视神话传说中的天文学知识,既可以藉此了解古代的天文学,也可以对神话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从中国古代船舶的彩绘、装饰幡帜的配备、兵器的配置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古代船舶的审美艺术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78.
水资源条件是影响经济空间和经济区位的重要因素,经济空间概念涉及居住形态和经济发展的区位问题,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空间相互关系的学说,对全国范围的水路运输网络系统的整体构想是古代水运网络思想的重要内容,水路网络的延伸与畅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古代城市经济空间的布局特征.  相似文献   
79.
古代山东与辽东的航海往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赛时 《海交史研究》2005,(1):34-42,61
很早以前,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就开辟了海上通道,使两地人民能够紧密接触.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路交往的密度和力度都在增大,这种海上交往不但提高了古人的航海能力,还使得渤海两岸的经济文化相互沟通,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发展与交融.本文就我国宋代以前山东与辽东之间的航海过程略作论述,并对这片海区早期航行的史实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0.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文体形态演变发展的历史。立足于本土文学批评理论本身,借鉴西方文体形式批评的研究角度与思维方法,从文体学角度来研究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对于发掘与认识中国文学思想的民族特征,深化古代文学批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