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0篇
  免费   103篇
公路运输   975篇
综合类   616篇
水路运输   555篇
铁路运输   385篇
综合运输   1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水道港口》2017,(3):252-257
以海棠湾规划水系工程为背景,建立了水动力及水体交换二维数学模型,通过模拟示踪剂的浓度变化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水体交换率,评价了复杂水系内部的水体交换能力。结果表明:连续潮作用30 d后海棠湾水系整体水体交换率均在69%左右,不同区域水体交换能力分布不均,其中藤桥最佳,铁炉港外港其次,内河水系再次,铁炉港内港最差。  相似文献   
93.
每年的春运对于长途客运公司来说无疑是极为繁忙的时段,新国线黄山公司自然也不例外。早在春运开始前的2011年12月上旬,公司提前组织完成了所有车辆的二保及上线检测工作,上线检测率和检测合格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94.
对分担率进行科学的预测是交通运输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是制定运输决策的重要依据。文章经过比较选取多项Logit模型为分担率预测模型,介绍了模型建立与求解的方法,并运用该模型对南广高铁沿线客流分担率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95.
96.
针对侧围外板拉延成形易产生开裂、起皱以及塑性变形不充分等问题,以某车型侧围外板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侧围外板拉延成形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运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压边力、冲压速度、摩擦系数、模具型面间隙以及拉延筋阻力系数五个变量因素对侧围外板拉延成形质量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法和极差分析法,以降低最大减薄率为目标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明确了各变量因素对侧围外板最大减薄率主次影响的优化方法,并分析了试验结果方差,得出了影响减薄率的显著因素。运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成形仿真,获得了良好的成形效果。利用成形仿真结果指导现场试模,得到无开裂、起皱、塑性变形充分的零件,最大减薄率为19.8%,最大增厚率为3.6%。研究表明,将正交试验应用于成形仿真可以改善侧围外板拉延成形质量,并能提高试模成功率。  相似文献   
97.
针对无锡地铁1号线南延线车辆启动时冲击率相对较高而引起的冲动问题,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际测试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降低车辆启动时的冲击率,提高乘客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98.
针对船闸设计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从省水技术角度出发,总结了国内外发展趋势.重点围绕巴拿马运河船闸中运用到的省水技术展开概念性分类论述,并结合船闸多目标优化设计理念研究各省水技术的应用特点.巴拿马运河船闸省水技术依靠重力实现,且省水效益与省水技术及运行方式直接相关,本质上是水的空间存储的优化设计.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99.
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取样剪切对管输原油流变性的影响,根据鲁宁线运行工况,计算了阀门节流剪切及过泵剪切时剪切率的大小.对于鲁宁线,在同一泵站,出站处阀门节流平均剪切率是过泵平均剪切率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动员后兔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PBMSCs)的存在频率,并对PBMSCs进行神经元诱导分化鉴定。方法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动员,结合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兔外周血样品中的PBMSCs,利用集落形成率分析动员兔PBMSCs的存在频率,并对PBMSCs的神经元分化能力进行体外诱导鉴定。结果动员后的PBMSCs原代培养24h后,可见较多短梭形及多角形贴壁细胞,3~4d后出现集落样生长,传代培养的PBMSCs形态均一、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未动员的外周血样品中的贴壁细胞少,集落形成少,且易老化,无法传代。集落形成率实验显示,动员后的PBMSCs在每百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有2.8~10.8个;而未动员组PBMSCs仅有0~3个。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BMSCs经神经诱导7d后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元特性核蛋白(NeuN)染色阳性。结论动员剂可提高兔外周血中的PBMSCs含量,所获取的PBMSCs具备神经元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