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09篇
  免费   1163篇
公路运输   12363篇
综合类   8600篇
水路运输   5538篇
铁路运输   5184篇
综合运输   1287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804篇
  2022年   1024篇
  2021年   1115篇
  2020年   796篇
  2019年   778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897篇
  2014年   1599篇
  2013年   1517篇
  2012年   1623篇
  2011年   1870篇
  2010年   1906篇
  2009年   1910篇
  2008年   1946篇
  2007年   1800篇
  2006年   1641篇
  2005年   1336篇
  2004年   1340篇
  2003年   1305篇
  2002年   992篇
  2001年   922篇
  2000年   676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432篇
  1997年   424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306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1.
信息之窗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鉴定信息 ▲铁路总公司于2013年4月19日-21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对哈尔滨至满洲里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进行了评审。本线按国铁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改造,线路全长约934km,车站(含场)约80个站(场),设计年度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股道有效长1050m,既有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改造为调度集中系统(CTC),对既有四显示自动闭塞及车站联锁设备进行电气化改造,既有有线通信网相应改造,新建GSM—R无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812.
《中国港口》2015,(10):62-63
征税历来是海关不可触动的底线。但如今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资信的外贸企业可以"自主报税、自助通关、自动审放",海关只需开展"重点稽核"即可。据上海海关统计,上海自贸区参与"先进区、后报关"新政的外贸企业数量已从最初的7家发展至419家,这些企业今年前七个月的业务量同比增长1.9倍;"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新政的参与企业已有170家。与之相关联,  相似文献   
813.
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拼装技术是将整孔箱梁设计成若干个标准节段,工厂内逐节段匹配预制,架桥机现场拼装的施工技术。该项技术1965年最早出现在法国,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2002年自苏通大桥开始,我国逐步实现了短线匹配法的大规模应用以及设计、施工、装备、材料等技术的全面国产化。结合我国已建成的几座代表性的短线匹配法桥梁工程,对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拼装的接缝质量控制、线形控制及长期性能保证等关键要点进行了论述,对短线匹配法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1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等特点导致整个融资过程充满风险,且难以进行科学的评价,进而增加风险评价难度的问题,提出基于OWA与灰色聚类的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构建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风险指标体系。然后基于OWA算子对专家决策数据按照降序的方式重新排序,消除极值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权得出指标的权重值。最后考虑指标的灰色性、信息不完整性,构建灰色白化权函数实现指标信息的透明化,完成对PPP融资风险的聚类分析。应用构建的模型对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PPP融资风险进行评价,认为该地铁工程PPP融资风险等级高,应重点关注前期策划、社会资本、政策环境、设计质量、成本超支、建设质量、残值7个主要风险指标的控制,以期为该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提供建议,并进一步丰富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风险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15.
为合理应用决策数据中不同专家的背景知识,找出地铁施工过程中安全测评体系的关注重点,根据地铁施工的特点和SHEL安全模型理论,建立以人-软件(L-S)、人-硬件(L-H)、人-环境(L-E)和人-人(L-L)4个环节为基础的钻爆法地铁施工安全指标体系。请专家给出指标语义评价等级和指标权重语义评价等级,并根据其与三角模糊数的对应关系分别得出三角模糊数评价值。针对不同专家的重要性程度差异,提出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群一致性评价方法,得出专家综合权重,集结评价数据,最终得到安全评价结果。最后,对青岛地铁1号线过海段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解决群评价过程中专家个体权威与群体共识难以兼顾的问题,能够充分利用群决策中的原始评价信息,提高地铁施工安全水平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16.
唐强  秦岭  陈军  杨剑雄  张震  王冰冰 《隧道建设》2017,37(12):1613-1621
隧道预切槽施工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但在我国应用还较少。针对黄土地质专项研制了国内首台拱架式预切槽机,并在黄土隧道进行了施工试验。通过施工试验,掌握设备定位、分区切灌、设备行走、施工作业组织等关键技术,并提出应用改进及优化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切槽系统工作状态和设备切削、喷灌功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试验要求,为预切槽同步切削喷灌一体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17.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第十四讲——隧道涌水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制定隧道控制地下水对策的基本观点:既要考虑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也要考虑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指出控制地下水的对策必须符合3个条件:1)确保施工作业安全、顺利地开展;2)不对周边环境产生有害的影响;3)以合理的工费和工期来实现。隧道涌水视其发生位置、涌水量、发生时期、涌水量的历时变化等是各种各样的,应对隧道涌水进行合理分类,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介绍了日本统计的地质构造和涌水现象的分类。涌水处理应达到3个基本目标:1)确保隧道施工在无水的条件下进行,或者是在可以接受的渗漏水条件下进行,或者是在对周边环境"可接受干扰"的条件下进行;2)二次衬砌原则上不承受水压作用,不得已时把水压控制在二次衬砌容许的范围内;3)运营中的隧道洞内不能成为地下水流经的通道,隧道衬砌背后必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不易堵塞的、通畅的排水系统。达到上述目标的基本方法是:充分利用和提高围岩的隔水性能,合理地处理好"排"与"堵"的关系。针对涌水处理的3个基本目标,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相应的经验和措施。1)一些国家的指南、标准对隧道的涌水量进行了分级,认为涌水量≤2.5 L/(min·m)时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在无水条件下施工;一般的线状流水、经常涌水可以用自然排水法排水;而针对突发大量涌水,则需要采取特殊的地下水对策予以解决。2)按照二次衬砌是否承受水压,隧道可分为3种情况:1衬砌不承受水压,即所谓的完全排水型隧道;2衬砌承受全部水压,即所谓的非排水型(防水型)隧道;3衬砌背后设置注浆域,分担衬砌承受的水压,衬砌只承受部分容许的水压。从目前的隧道设计实际来看,在山岭隧道中多数采用方案1,在城市隧道中多数采用方案2,在高水压和突发大量涌水的极端情况下采用方案3。介绍了日本、美国的设计经验。3)我国铁路隧道采用把地下水引入隧道,再从洞内两侧边墙附近设置的排水沟排出地下水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在可能发生冻害的地区,更不可取。在国外,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铁路、公路隧道基本上是把中央排水管设置在仰拱内或仰拱下方,而在隧道两侧只留有用于排出流入隧道内的雨水或隧道清洗水的排水沟;因此,建议立项研究取消洞内排水沟,设置中央或两侧脚部排水管的问题。最后指出,实现涌水处理的3个基本目标我们尚需努力,特别是"目标"的定位问题,尚需进行基础性的研究才能解决。在隧道施工中,涌水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积累的经验非常丰富,但缺乏系统的、认真的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818.
针对立交方案综合评价具有多目标的特点,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组合权重的灰色关联投影法。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应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立交方案进行评价。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进行验证,表明指标权重更科学合理,说服力强,结论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19.
采用支点转换法进行既有铁路线路架空,相比于传统的简支梁式D型便梁架空方法,减少了施工步骤,大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从而降低了铁路营业线的影响,不管是经济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具备明显的优势。由此拓展至目前尚未解决的下穿高铁路基线路架空防护,从缩短工期、减少铁路运营损失的角度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20.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主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格局的骨架、城市功能的载体,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我国大城市相继构建了快速路骨架系统,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仍然长期存在,因此有必要进行我国大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律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了武汉市道路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并对武汉市道路系统进行了运行评价,对武汉市道路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从各种交通方式对道路的不同要求、充分挖掘路网潜力、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等方面分析当前道路系统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