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7篇
  免费   198篇
公路运输   1941篇
综合类   1538篇
水路运输   818篇
铁路运输   871篇
综合运输   14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针对控制聚羧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种类和掺量,通过灌浆材料的扩展度、容重、膨胀率、早期强度及保水性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型号、掺量的聚羧酸盐系减水剂对灌浆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并验证了其力学性能和膨胀率是否符合要求。结果显示:在掺量为3.7‰~4.0‰时,各型减水剂能明显改善微膨胀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流动性、保水性,提高其早期强度,同时此种灌浆材料能产生微膨胀。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一种基于新一代底盘的顺装伸缩臂整体自装卸车的设计,通过作业工况的分析,确定系统最大受力和基本尺寸;着重介绍了自装卸机构、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和后视系统等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采用Abaqus软件对自装卸机构的主要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强度校核,通过基本性能试验对样车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3.
研究鱼类产卵栖息地适宜度的分布特征对河道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上游中盘子弯曲河道为例,基于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资料,开展山区弯曲河道四大家鱼产卵栖息地适宜度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鱼类产卵栖息的最适宜区域将随流量而变,小流量时多居深槽,流量增大后多居边滩。2)微生境适宜性面积S_A随流量Q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S_A峰值出现在多年平均流量附近。3)河道两岸流速适宜度S_V相对较大,中部深泓水深适宜度S_D和栖息地适宜指数S_H相对较大;凹岸及凸岸的S_D、S_H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S_H随S_D呈线性递增变化趋势。4)多年平均流量下,弯道沿程各断面的S_D沿河宽分布呈"两端小、中间大"的特征,S_V、S_H沿河宽分布总体重合,数值差异主要体现在两岸附近; S_H0. 8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道两岸和凹岸边滩,该区域较适于鱼类产卵栖息。研究成果可为山区河道鱼类资源保护和生态航道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已经为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为了探究各制式之间的协同主次关系,本文采用协同学理论,选取能够表现各制式铁路运营特点的序参量,运用改进的熵值赋权法对各参量进行赋权,建立了一套各种制式轨道交通子系统的有序度评价模型,并计算各子系统的有序度。通过对成都地区各制式轨道交通子系统的有序度计算分析,发现国铁干线子系统的有序度明显比城市轨道交通子系统和市域铁路子系统的有序度高,说明其内部运营方式已达成熟,可以考虑其作为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的骨干,形成以"国铁干线为主、城轨市域为辅"的区域轨道交通协同一体化的协同形式理念,并基于此提出多制式区域轨道交通运输方案协同编制的相关步骤。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城市非机动道路内的交通现象通常为电动自行车与人力自行车混合行驶状况,车速离散是该类道路内交通流的重要特征。结合杭州市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混合非机动交通流车速离散特性,分别建立车速离散特性评价参数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归一化车速离散度分别与各影响因素成线性回归关系;除电动自行车比例因素之外,车速变异系数与其它各因素成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996.
高速铁路节点等级划分与确定对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节点划分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指标变量系统聚类原理,结合信息熵法与专家赋权法,建立了高速铁路客运节点重要度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对节点重要度进行二阶聚类分析,利用施瓦兹贝叶斯准则确定最佳聚类数量,得出节点聚类结果,结合节点运营实际综合确定各节点的等级属性。并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为了优化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制备方法,采用宏观力学试验与微观电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配合比和养护条件对UHPC内部微观结构的影响。基于硅砂骨料的致密堆积级配,设计21个变量组,共制作了63个立方体试件,开展UHPC流动度试验、轴压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水胶比、砂胶率、钢纤维掺量、消泡剂掺量、养护方法、龄期等因素对UHPC工作性能、抗压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以揭示UHPC的增强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凝胶与骨料界面过渡区(ITZ)是UHPC内部的薄弱环节,提高ITZ的密实度和强度是增强UHPC的关键;UHPC的流动度随着水胶比的提高显著增大,但其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的提高先增大后降低;过高的砂胶率不利于UHPC工作性能,同时会造成其抗压强度下降;掺入消泡剂可以有效提高UHPC的表观质量,但可能会降低UHPC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掺入2.5%的钢纤维能大幅提高UHPC的抗压强度,并明显改善其脆性特征,但会降低工作性能;高温养护能显著激发微硅粉和矿渣的火山灰效应,使UHPC的4 d抗压强度比常温养护提高约50%,有明显的早强优势,但存在后期强度下降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8.
以海南某新建铁路为例,在分析铁路过渡段沉降超限因素的基础上,采用袖阀管注浆法进行过渡段沉降超限整治,并通过现场监测检验了注浆整治效果。结果表明:过渡段填料压实度不足是造成过渡段沉降超限的主要原因;注浆处理后,加固区中心钻孔取芯可见芯样多处明显被水泥包裹,分层动力触探锤击数显著增大,过渡段填料密实度得到有效提高;注浆加固后路基沉降速率迅速减小,并呈现较快的衰减趋势,沉降变形在20天左右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99.
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常常影响到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顺利开展。通过对金沙江某拟建大桥的工程地质和岩体结构分析,采用基于地质强度指标(GSI)的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法确定了桥基岩体力学参数,并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四川侧岸坡拉裂-滑移破坏模式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四川侧岸坡在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是稳定的,但在暴雨+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需要采取支挡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李行  吴超凡  万暑  张继森 《中外公路》2019,39(1):253-256
针对建筑垃圾细集料应用于路基回填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所用集料包括混凝土块和砖混结构再生集料两类。试验结果表明:当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时,两类建筑垃圾细集料的CBR值(加州承载比)均能达到各级公路路基材料的强度要求。利用混凝土块细集料进行了路基试验段铺筑,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路基压实度及回弹模量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