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213篇
综合类   76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634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41.
地铁车辆段由于后期土方填筑量较大,常常发生工后沉降较大等问题。以杭州某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为例,通过现场高应变检测试验,探讨PHC管桩在地铁车辆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桩身的完整性情况,验证PHC管桩的承载力。结果表明:PHC管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大于1000kN,满足结构及设计要求;PHC管桩桩身结构完整性系数β均为1,表明检测的PHC管桩均为Ⅰ类桩;PHC管桩均已发挥了侧阻和端阻力,端阻力与总阻力比值位于37%~44%,侧摩阻力与总阻力比值位于56%~63%;PHC管桩在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42.
943.
针对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运维中存在的隐蔽性强、交互错杂、信息割裂、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与状态监测的车辆段室外管线智能管控设计技术方案。首先,通过BIM技术建立车辆段管线地下管网三维模型,并将管线的各类信息(位置、材质、规格等)以数据化的形式存储在模型中,实现地下管线的三维可视化和管线数据信息化;然后,通过管线监测控制方案设计,在各类管线关键节点安装智能仪表,实时采集管线状态数据,经过后台数据处理和智能化分析,监测分析管线运行状态,开展管线故障预警及故障诊断,利用电动阀门实现故障情况下区域阀门的自动开启及闭合,实现管网状态的实时监测,降低管线故障对车辆段生产作业的影响危害;最后,搭建管线信息数据库和智能管控软件平台,数据库集成管线的运维、能耗、实时监测数据,软件平台将各管线专业信息相融合,形成一个各管线专业集中统一的管理和监视界面终端,集成管线三维展示、状态数据展示、故障报警提醒、智能派单等功能,减少人工作业,提高管线管理效率。研究成果可以为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运维管理提供借鉴,给车辆段基础设施资源的建设、规划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办法。  相似文献   
944.
现场实测某地铁典型双层车辆段运用库道床、柱子和盖板的振动加速度,分析运用库振源特性及其传递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列车分别通过一层和二层时各道床和柱子的振动相差不大,但一层道床-柱子的振动衰减相对较大;运用库盖板振动的卓越频率主要集中在30~80 Hz,靠近板中的测点振动响应大于盖板端部测点;列车在运用库二层行车比一层行车引起上方盖板的振动响应大,若进行上盖开发应当考虑对运用库二层进行减振设计;无论是一层行车还是二层行车,振动由道床传至柱子时全频段均在衰减,且振动能量中的低频部分容易引起盖板的共振。  相似文献   
945.
北京东坝车辆段位于东坝西区北边界,车辆段采用地面形式布置,二层为上盖综合开发,车辆段北侧紧邻规划快速路。根据交通分析区域内约70%机动车对外交通需通过车辆段上盖道路进入北侧快速路系统,其中约45%为上盖开发内部产生,上盖道路则兼顾区域过境和上盖物业集散双重功能。因此,上盖道路与快速路系统的高效衔接为研究重点。结合主要交通需求和周边规划路网布局分析后,明确了上盖道路的交通功能。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多种上盖路与快速路系统的衔接方式,并利用交通仿真分析进行比较。最终推荐方案可同时满足区域过境和上盖物业集散与快速路衔接的交通组织特点,可最大限度提升区域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46.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车辆段等大型铁路地面设施与城市主干路网交叉的现象越来越多。为了探究市政道路穿跨车辆段立交项目的特点和应对措施,以上海市下盐公路涉铁段工程为案例,首先确定了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其次分析了项目建设的重难点,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最后总结了市政道路穿跨铁路车辆段项目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47.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具有道岔和轨道接头多、曲线半径小、列车行车速度低等特点,其轨道结构的减振设计一般参照地铁正线,实际减振特性尚不明确。为掌握双层非线性扣件在车辆段内轨道道岔运用效果,对车辆段内减振道岔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论:(1)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能够减小钢轨传至扣件减振层以下的道床和盖板地面处振动,但扣件减振层以上的钢轨处振动显著增大;车速20 km/h时,辙叉处道床和盖板地面分别衰减6.6 dB和4.1 dB,钢轨处增大8.6 dB;(2)采用双层非线性扣件后,钢轨振动在大部分频段范围都增大,其中在10~20 Hz最为显著;道床在60~400 Hz之间衰减比较明显;盖板地面处衰减主要在20~60 Hz之间,但在5 Hz和10 Hz附近出现一定的放大;(3)减振道岔处钢轨-道床传递损失明显大于普通道岔,振动从钢轨传至道床处时,在1 000 Hz范围内都发生了衰减,其中在20 Hz以内衰减最为显著,衰减量在35 dB以上;(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道工程减振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948.
在软弱地层上修建地铁车辆段,由于后期土方填筑量大、列车运行振动等影响,若地基加固不到位,常常导致沉降过大甚至坍塌等问题。依托杭州软弱土层某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工程,现场开展PHC管桩单桩静载荷试验,研究PHC管桩在软弱土层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情况,验证了单桩承载能力。结果表明:PHC管桩静载荷试验中,沉降变化较均匀,Q-s曲线为缓变型曲线;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大于1976 kN,满足设计及结构要求;静载荷试验前后桩身的完整性较好;PHC管桩在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9.
江琴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3):119-12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国内城轨相继出现了车辆段TOD开发、综合交通枢纽、深埋车站等多种新的建设模式.在缺乏相应设计规范的情况下,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研究,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条件下,重新构建新建设模式下具备轨道交通特色的消防给水系统是必要的.解决方案:在深埋车站,采用常高压和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组合方案;有地下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