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67篇
  免费   1312篇
公路运输   2095篇
综合类   2858篇
水路运输   220篇
铁路运输   19191篇
综合运输   815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666篇
  2022年   701篇
  2021年   854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668篇
  2018年   370篇
  2017年   548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943篇
  2013年   1173篇
  2012年   1570篇
  2011年   1462篇
  2010年   1311篇
  2009年   1357篇
  2008年   1601篇
  2007年   1110篇
  2006年   1099篇
  2005年   1025篇
  2004年   969篇
  2003年   825篇
  2002年   611篇
  2001年   559篇
  2000年   505篇
  1999年   568篇
  1998年   416篇
  1997年   363篇
  1996年   335篇
  1995年   364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4篇
  196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对武昌某地铁车站基坑盖挖法施工进行数值建模拟,经拟定合适的施工工况,对各开挖阶段的支撑变形和内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支护结构最大变形的位置会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移,且支护结构中部的变形较大;在不对称开挖时,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变化较大;盖板、路面结构及荷载会加剧对其附近支护结构的影响;基坑开挖过程中,横撑的内力变化较大,不同横撑在不同的开挖阶段有不同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962.
由于地铁施工地域的特殊性,以致周边环境安全性要求高,其中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沉降是周边环境安全性的主要内容。为了判别周边的环境是否安全可控,需要科学合理的确定地表沉降控制指标,根据监测的数据反馈对地铁施工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周边环境进一步恶化。通过结合环境因素和众多工程实例,对某地铁工程区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在考虑工程建设经济性的基础上,提供更符合现场施工的地表控制值的建议值,为指导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3.
近年来深基坑施工面临的周边条件趋于复杂,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工程合建问题。依托南京地铁4号线草场门站基坑与市政隧道合建项目,研究了开挖深度大、周边条件复杂、变形要求高、地质条件差等多种不利条件耦合下的深基坑设计施工。启明星及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合6道内支撑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一系列工程难题,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64.
沈工 《交通与运输》2015,31(1):42-43
<正>从上海到北京,铁路里程1400多公里。最初火车开行一个单程,全程运行近两天两夜;现在高速铁路开通后,仅5小时不到。回顾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变迁,面对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我们对我国铁路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能多一些感想和思考。一、民国年间:48小时上海和北京之间开通火车始于1913年12月1日。当时客流量不多,一个星期才开行一趟列车。到了1933年,每天对开一列。过长江时,因为南京至浦口长江上还未建  相似文献   
965.
按实际加工工艺,基于有限元软件SYSWELD,采用有限元热弹塑性分析方法和Fortran语言对焊接热源进行二次开发,获得了所需要的热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热源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分析高速列车CRH380B侧墙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和焊接顺序对于侧墙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得到了侧墙焊接最优方案,为企业实际生产中的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方案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6.
以枢纽小运转列车运营成本和货运站装卸费用最小为目标,考虑载重量、列车数和运行时间约束,建立了枢纽小运转列车路径优化模型.并以某铁路枢纽地区为例,运用ILOG CPLEX优化软件仿真求解,得出枢纽小运转列车的最优路径方案.实例证明模型是有效可行的,与实际运行比较,优化后的费用降低近5%,运输距离缩短近8.31%.  相似文献   
967.
针对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的技术需求,从有线网络组成、原理、能力角度出发,阐述了基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轨旁骨干网组网方案,并与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技术的组网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68.
对目前道岔转辙机解决同步转换采用的各种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应用串联油路系统实现电液转辙机同步转换的技术方案,通过厂内试验测试和现场多年的使用验证,采用串联油路系统的电液转辙机能较好地解决道岔同步转换不良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9.
为缓解城市道路拥堵,提高城市物流系统周转效率,提出了利用地铁线路在非高峰时段开展货物运输;基于客货共载运输模式,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前提下,推算了各列车最多可挂载的货物车厢数,在此基础上进行货物车厢配置与装载方案优化;以列车货物车厢配置计划与货物装载分配方案为决策变量,考虑货物送达柔性时间窗与容量限制的约束条件,以配送服务惩罚和货物车厢挂载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了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CPLEX优化软件进行模型求解。试验结果表明:为满足4类不同送达时限货物运输需求,方案共配置货运车厢42节,运营总成本为16 970元;随着延迟送达惩罚系数增大,货物延迟送达率呈快速降低趋势,当延迟送达惩罚系数由5元·h-1增加到100元·h-1时,延迟送达率由22.50%降至8.75%,随着提前送达惩罚系数增大,货物提前送达率同样呈现快速降低趋势,当提前送达惩罚系数由0增加到40元·h-1时,提前送达率由37.50%降低至3.75%,说明构建的模型对货物服务时效反应较为灵敏,同时有效满足货物送达服务时限要求;当某类货物惩罚系数增加时,该货...  相似文献   
970.
武汉市轨道交通16号线列车为时速120 km的密闭性地铁快线列车,采用压力波保护阀。文章通过开展武汉市轨道交通16号线列车空气动力学现场试验,分析了列车车内外空气压力变化规律,并测试了压力波保护阀的执行效果,最后评估了列车运行时交变气压波动下的车内压力舒适度及动态密封指数。结果表明:列车通过变截面时车内压力变化幅值相比车外压力变化幅值减小40%~70%;列车运行过程中压力波保护阀执行到位;车内压力舒适度及列车动态密封指数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