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5篇
  免费   1136篇
公路运输   1816篇
综合类   1649篇
水路运输   261篇
铁路运输   9427篇
综合运输   758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62篇
  2021年   511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65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959篇
  2011年   898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886篇
  2008年   988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21.
广州地铁5号线(以下简称:5号线)呈东西走向,贯穿广州城市东西.是广州轨道交通系统的重点线路。线路西起芳村区的沼口.东至广州开发区的黄埔客运港.全线共设29座车站.有11座车站分别与其他轨道交通线换乘。5号线首期工程(沼口至文冲段)正线线路全长32km,从东往西依次设置24座车站,有9座车站分别与其他轨道交通线换乘。首期工程将在2008年底建成。  相似文献   
122.
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上海地铁M8线与既有的上海地铁1号线在人民广场站接轨的工程为例,对地铁接轨道岔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方法:搜集既有线轨道设计标准、调查研究接轨道岔现场情况及工作环境,制定施工设计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新材料。 研究结果: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最终采用间隔抽换正线与道岔共用短轨枕和扣件。 研究结论:施工前应做好既有线无缝线路的放散,施工全部结束后恢复道岔两端的无缝线路,并加强两端线路的锁定;FFU合成轨枕侧面应做出凹凸或花纹,新老道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界面剂;道岔道床始、终端及道岔道床内设置伸缩缝,排杂散电流钢筋总截面积应满足要求并保证电气连接,尤其注意侧股道床钢筋与直股钢筋的绑扎或焊接。  相似文献   
123.
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信号改造工程正在伦敦地铁22.5km的维多利亚线上进行,这个项目预计在2012年竣工(信号设备)。  相似文献   
124.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曲线最大超高值设置浅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我国地铁曲线轨道超高值的规定,综合分析曲线超高对地铁行车、线路、轨道、限界、车辆、信号以及运营组织的影响,同时又比较了日本曲线超高值设计经验,对我国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有关曲线轨道最大超高值进行了必要补充说明,提出地铁曲线轨道最大超高值设置的分析见解。  相似文献   
125.
以上海地铁轨道交通M8线整道道床施工实例,详细阐述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成套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特别是弹簧隔振器安装、浮置板顶升,成功地指导施工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6.
热环境分析是地铁筹建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地铁站台是否采用屏蔽门又必须从经济和技术等各方面去综合评价。本论述了影响地铁环控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因素,并结合实际工程对站台屏蔽门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27.
阐述了正在兴建中的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总体方案、前期工程、客流预测、资金来源及建设模式等,简述了上海地铁的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128.
129.
以深圳地铁项目实例为背景,从综合监控系统软件架构、软件部署、系统测试、运行等方面,介绍综合监控系统迁移技术在地铁延长线与既有线路间整合与切换的过程,并引入人因工程设计的概念,同时强调运营管理与组织对系统整合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0.
地铁列车无电区微制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分析了地铁车辆过无电区时电源中断及中间电压变化情况,提出了自适应微制动维持中间直流电压稳定的技术,并确定了相应的工程应用解决方案,且通过试验验证了技术方案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的国产地铁满足国内外客户的要求,该技术达到了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