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28篇 |
免费 | 98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311篇 |
综合类 | 1458篇 |
水路运输 | 64篇 |
铁路运输 | 9443篇 |
综合运输 | 7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391篇 |
2022年 | 529篇 |
2021年 | 613篇 |
2020年 | 388篇 |
2019年 | 402篇 |
2018年 | 231篇 |
2017年 | 377篇 |
2016年 | 392篇 |
2015年 | 523篇 |
2014年 | 547篇 |
2013年 | 672篇 |
2012年 | 882篇 |
2011年 | 831篇 |
2010年 | 760篇 |
2009年 | 816篇 |
2008年 | 945篇 |
2007年 | 583篇 |
2006年 | 585篇 |
2005年 | 502篇 |
2004年 | 444篇 |
2003年 | 398篇 |
2002年 | 251篇 |
2001年 | 235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通过实际调查及统计,结合现有线路条件,分析广州地铁2号线铜轨伤损类型及其宏观特征。从宏观特征及形成机理上将铜轨伤损划分为3个阶段,简明阐述各伤损阶段的主要特点,对伤损成因做简要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钢轨维护的重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2.
地铁十字换乘车站预留换乘节点的结构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字换乘地铁车站预留换乘节点的结构受力复杂,采用有限元程序建立空间计算模型,分析预留换乘车站节点范围的梁、板、柱内力,找到应力集中部位,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保证车站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3.
为解决矿山法隧道穿越滞水层造成的涌水坍塌问题,以沈阳地铁九号线某区间工程为例,进行技术研究。首先,分析滞水产生的原因,并对影响因素逐一排查与处理,引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次,结合滞水层分布与隧道的位置关系,将影响施工的地质区段划分为4种差异性类别,研究得出“引水”与“阻水”两项关键技术;最后,对“阻水”技术重点分解,得出“局部深孔注浆”、“上半断面深孔注浆”、“上半断面轮廓外深孔注浆”3种针对性加固措施,并应用于矿山法隧道穿越滞水层设计与施工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14.
分析国内地铁市场的现状,对业主提出的不同线路间车辆互联要求进行分析,研究互联的可行性,验证互联后车钩救援使用要求,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5.
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矩形三舱综合管廊十字下穿天元湖站工程项目为背景,针对其地处粉细砂层,分析了该项目的重难点;介绍了明挖地铁车站与管廊的同步施工总体方案、基坑开挖与支护、主体结构施工;阐述了车站与管廊同步施工工程对策、车站与管廊相互影响及避免相互扰动的措施。施工监测表明,基坑围护桩及管廊坡顶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地表沉降等各项数据均在设计容许范围内,未出现涌土、流沙、管涌等现象。这说明本工程采取的车站与管廊同步施工技术是成功的,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6.
智慧地铁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介绍了智慧地铁的研究背景,通过分析得出智慧地铁是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LoT)、人工智能(AI)与5G等技术的多元交叉领域,是发展渐进的过程;其次提出了智慧地铁的定义,分别从提升乘客服务水平、提升运营生产及运维管理安全可靠性、提高建设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多角度分析了智慧地铁的研究方向;最后阐述了智慧地铁系统总体架构及各层次的相互关系及主要内容,同时提出了对后续智慧地铁建设中大数据融合应用的思考。通过对上述智慧地铁的总体技术框架及发展方向的研究,希望能为后续智慧地铁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7.
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工程银玉路站与玉虹路综合管廊垂直相交,车站主体结构位于综合管廊下方,车站宽19.9 m,玉虹路综合管廊最大宽度12.2 m,车站顶板与综合管廊底板密贴,玉虹路综合管廊已建成投入使用,车站下穿综合管廊采用原位保护方案。采用迈达斯软件进行分析计算,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设计方法、设计措施等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类似桩基托换的方法原位保护综合管廊,最大位移9.87 mm,满足变形控制标准;带燃气舱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密贴,支撑梁采用永临结合,车站整体造价低;对于有变形缝的综合管廊原位保护,先对管廊结构进行支顶,在管廊下方开挖3 m,类似洞桩法的施工方法,能有效防止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18.
超近距离基坑开挖通常会导致紧邻的地铁高架桥基础产生一定的变形,但目前超近距离市政管道基坑开挖对地铁高架桥影响的研究较少。针对天津地铁1号线某高架桥特别保护区内市政管道基坑展开工程实测,结合Plaxis3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超近距离市政管道基坑对运营地铁高架桥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桥梁承台最近位置(距离1 m)处,通过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的措施,有效控制了基坑引起的水平变形,桥墩最大水平变形为0.7 mm,满足轨道交通结构允许位移量20 mm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9.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8)
Motorola Solutions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助力广州地铁首次实现多线路互联互通继广州地铁2、3、5及6号线后,MotorolaSolutions TETRA数字集群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再一次为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长线、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及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佛线提供通信服务,并于广州亚运会开幕前正式投入运行。此次系统部署实现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在不同轨道线路交换中心之间的首次全透明互联互通,以及系统终端可相互漫游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0.
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商业开发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对地铁服务功能的定义,探讨了地铁车站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问题。通过对乘客需求和商家的调查,提出了对地铁车站商业开发价值的看法;地铁车站内有着广阔的商品和服务需求;经营利润主要来自于大量的即兴消费;应尽可能发展适合联销经营的商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