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概要介绍精伊霍铁路克其克苏布台特大桥的设计,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设计以及抗震设计。该桥是我国第一座位于高风压区、高烈度地震区的高墩大跨铁路桥梁,该桥的建成将对国内高墩大跨铁路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2.
研究目的:目前有效铁路规范虽然对地震区选线有一些规定,但没有结合具体的地震动参数,操作性不强.汶川大地震在艰险山区产生的次生灾害非常严重,但汶川地震不同动峰值加速度值大小与山区铁路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选线设计、工程处理有很大差别,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导位于艰险山区高烈度地震区铁路(目前非常多)选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研究结论: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 g、0.15 g的地区,铁路选线可不考虑地震因素;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 g、0.3 g的地区,铁路选线要考虑地震因素;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4 g的地区,铁路选线受地震因素控制,工程设置以易于修复为原则.  相似文献   
53.
地震区隧道稳定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增会  刘刚 《公路》2004,(10):189-193
结合大量文献及工程实例,指出地震区隧道稳定性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评价。结合定性和定量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实用的地震区隧道稳定性分忻流程,并指出隧道设计、施工应注意采取的抗震措施,可为在地震区隧道的设计、施工、加固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地震区公路隧道洞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贵红  李玉文 《公路》2003,(10):19-22
地震区修建公路隧道,洞门设计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洞门型式应首选突出式,在地质、地形及经济条件的约束下,若选用端式洞门,端墙必须合理设计以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通过计算,分析了影响端墙设计的若干因素,并提供了一套洞门墙参数,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铁路工程抗震规范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设计计算方法;并以昆明地铁6号线某桥为工程实例,对比铁路工程抗震规范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设计简化计算方法及时程分析法,能为今后8度地震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6.
以某高烈度地震区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隧道洞口的抗震设防长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Ⅲ类围岩的深埋隧道洞口,在进洞约4倍隧道跨径后衬砌结构内力响应明显减小;在Ⅱ类围岩浅埋洞口段,整个浅埋段的衬砌结构内力响应均无减缓迹象;隧道洞口抗震设防长度的设置不仅与围岩类别有关,还与洞口段埋深有关,当洞口浅埋且地质状况较差时,抗震设防长度一般应覆盖整个浅埋段。  相似文献   
57.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大跨度引桥结构,引桥标准结构段中心设双排桩抗震墩台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大跨度预应力T梁与中心墩台、两侧排架横梁之间采用固接形式以增强结构抗震的整体性.以印尼某码头工程为例,采用大型国际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运用参数化设计语言在软件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显著提...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介绍了高烈度地震区高速公路液化地基处理试验研究工作,经过挤密碎石桩处理后,高烈度地震区地基土的液化势得到消除,地基得到加固。  相似文献   
59.
王明文  王江平  姜彩良 《公路》2011,(6):121-124
针对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连通可靠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了从路段到路径,从路径到路网的公路网连通可靠性评价思路,在对公路单元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路段、路径及路网的连通可靠性评价模型,研究成果为高烈度地震区的公路网规划建设、公路系统的抗震加固以及防灾对策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0.
研究目的:为明确震后隧道破坏特征,提出合理的高烈度地震区铁路隧道震害整治技术,依托兰新第二双线大梁隧道震后整治工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现场调研探查大梁隧道震后灾害特征,根据物探、钻探情况及现场收集资料,综合评价震损破坏等级,针对隧道震害损坏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整治技术措施,结合现场试验及实施情况,明确技术措施应用效果,为后续类似工程及隧道抗震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隧道震后出口段地表裂缝以拉张或挤压特征呈羽状展布,裂缝有明显错台现象;(2)隧道结构破坏受断层影响呈明显空间依赖性,特征效应突出,进口和出口段结构分别向右上方和左下方偏移,断层核心区结构错动、变形破坏严重;(3)地面裂缝可采用分层夯填水泥改良土和灌注砂浆结合的方法处理,针对Ⅴ级、Ⅳ级和Ⅲ级及以下破坏段,分别提出“大刚度圆形衬砌+大预留变形量+减震消能层+节段设计”、“格栅钢架+C40模筑混凝土”和“裂缝封闭+基底注浆”的综合整治方案;(4)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隧道全段二衬位移稳定,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以非对称性受力为主要特点,但整体受力较小,证明了支护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