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11篇
  免费   1914篇
公路运输   8887篇
综合类   12587篇
水路运输   2242篇
铁路运输   7886篇
综合运输   3023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861篇
  2022年   1193篇
  2021年   1430篇
  2020年   956篇
  2019年   975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592篇
  2016年   710篇
  2015年   1088篇
  2014年   1709篇
  2013年   1652篇
  2012年   2149篇
  2011年   2439篇
  2010年   2451篇
  2009年   2524篇
  2008年   2420篇
  2007年   1842篇
  2006年   1664篇
  2005年   1444篇
  2004年   1467篇
  2003年   1073篇
  2002年   725篇
  2001年   604篇
  2000年   470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简单的分层加权汇总方法,未考虑同层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一对多影响,不能系统、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可持续发展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评价新思维——ESE 评价理论与方法,即通过数据具有 ESE(经济-社会-环境)三性影响这一新认识,构建了一个 ESE 空间直角坐标系,并以此表征城市轨道交通所有业务场景。在此 ESE 三维立体空间中,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被分成“八种四类”,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量化计算,并实现了立体的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192.
为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效益,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有序发展并保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顶层设计的角度创新研究佛山市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综合开发总体策略。首先,梳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特大城市的佛山市现阶段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中面临的利益共享机制缺失、沿线土地未提前收储、场站选址规划统筹不足、轨道建设与综合开发时序错配等实际问题;然后,在建立合理开发的整体协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战略统筹、提前土地整备收储、探索多元供地等开发对策;最后,以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线路(4 号线一期、2 号线二期和 11 号线)沿线用地规划实践为例,从顶层政策问题、顶层规划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统筹问题)、土地问题(土地整备收储、多元供地模式问题)、TOD 建设模式问题等多个层面,探索建立符合佛山市特色的综合开发顶层设计实践路径,提出适合佛山市实际的 TOD 综合开发总体策略,有效指导沿线站点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落地,为国内类似的都市圈特大城市提供有借鉴意义的顶层设计实践经验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3.
为研制160km/h及以上的受电靴与接触轨系统,亟需研究受电靴与接触轨耦合动力振动理论及建立相关仿真模型。本文根据受电靴、接触轨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法和罚函数法推导了受电靴、接触轨和接触耦合的动力学方程,并建立了相应的耦合动力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列车运行速度、接触轨设计参数对靴轨耦合动态性能的影响,为研究160 km/h及以上靴轨系统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4.
采用资料调研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计权标准、评价指标设定、分析频率范围、列车头车和尾车通过时间判断、测量点位置等方面,对我国现行城市轨道交通振动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为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对沿线居民生活工作的影响,宜同时设置单值评价指标和分频评价指标;列车头车和尾车通过时间判断是影响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一个主观因素,为有效消除其影响,建议单值评价指标设为列车通过时段铅垂向Z振级的最大值Lvz, max,分频评价指标设为1/3倍频程分频振级的最大值Lva, max, f并采用峰值保持法计算。同时就评价指标计算中的计权标准和分析频率范围、测量点布设位置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5.
城市轨道交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化维护水平,但在跨专业、跨系统的复杂运维场景中仍只能依赖多专业人员对故障成因进行逐一排查。分析了跨专业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该系统的逻辑架构及物理架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跨专业结合部的设备故障诊断与分析技术。得出结论如下:该跨专业智能运维系统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该系统集成、融合了多专业的运维数据,可智能、高效地排查多专业结合部的设备故障;应用该系统后设备维护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的部署,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对通信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用以太网替代传统的车辆总线已成为共识。然而,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尤其基于车辆以太网的数据流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考虑车辆以太网数据流量的统计规律特性,采用3种流行的智能预测方法,即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和LS-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车辆以太网流量进行预测,通过仿真试验对3种方法的预测性能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在小样本(3 000个数据量)条件下,采用LS-SVM模型对车辆以太网数据进行预测,相比其他两种方法能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7.
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布的交办运[2019]17号第四十条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功能在初期运营前的检验要求,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供电系统综合联调的实施情况,对相邻主变电所支援供电测试、牵引接触网越区供电测试、变电所0.4 kV低压备用进线自动投入装置测试等项目,分别阐述了其测试目的、测试内容及步骤、测试难点、评价标准及测试结果,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8.
在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及旅客实际出行特点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网络的线路和站点进行次序化处理,并用“单位区间”相连的形式表示各线路。基于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构造两个关于全网“单位区间”出行费用的邻接矩阵。对照网络拓扑图,在最短路径法基础上改进并构建了有效路径搜索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合理生成有效径路集,并包含换乘虚拟路径,可为后续研究提供较好的路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99.
李博 《城市交通》2022,(5):85-89+66
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与左转车流的冲突问题普遍存在,探索行人与左转车流冲突的解决思路有助于提升行人过街体验。通过深圳市一个典型交叉口案例,讨论行人与左转车流的冲突成因,并形成两个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将行人与左转车流的冲突情形分为三种:同时放行的行人与左转车流、行人与绿灯末尚未通过交叉口的左转车流、绿灯末进入斑马线的行人与左转车流。针对这三种冲突情形,分别提出早启机动车相位、拆分相位、使用行人专用相位、增设行人过街安全岛、采用禁左控制策略,延迟行人绿灯启亮时间、合理压缩交叉口面积,更改行人清空灯色方案、采用感应式行人过街信号控制等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0.
古桥、古渡、古道、驿站、栈道等古代交通文化遗产是构成交通行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造就了丰富的古代交通文化遗产资源,其中以古道为代表的线性文化遗产是古代交通文化遗产资源的突出代表。本文梳理了陕西黄河流域内各类古代交通文化遗产资源种类和现状,提出了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古代交通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