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49篇
公路运输   667篇
综合类   386篇
水路运输   229篇
铁路运输   88篇
综合运输   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针对移动式皮带机回程面落料堆积快、人工清理强度大、积料清理不及时会加剧输送带的磨损问题,合理利用行走机构电机动力,设计了一种回程随动清料装置。实际使用效果表明,该装置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可有效减少积料对输送带的磨损。  相似文献   
622.
抓好旧轨料管理,不仅能确保铁路运输设备的良好使用,为国家节省资金,同时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也起到促进作用。2001年以来,我们按照上级领导要求,结合单位实际,紧紧围绕加强旧轨料管理这个热点问题,本着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从落实“四到位”入手,开发了效能监察,加大了监督力度,完善了各项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23.
为了确定连续式搅拌设备的冷料分级与料仓数量,基于Superpave与Bailey法级配设计理论,通过分析粗集料和细集料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控制混合料质量的关键粒径尺寸为第一控制筛孔尺寸、限制区筛孔尺寸、1/2公称最大粒径及公称最大粒径;结合当前常用的各类沥青混合料粒径尺寸,得出结论:为了满足生产各类型常用沥青混合料的需要,搅拌站应设置不少于8种不同规格的集料,冷料仓数量不宜少于6个。  相似文献   
624.
本按沥青路面坡道受力的特点,从矿料级配的类型、沥青用量、集料规格、沥青粘度几方面分析,提出用间断级配的矿料修补日常养护中坡道路面的坑槽,拥包等,提高养护质量。  相似文献   
625.
纤维加强沥青路面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用纤维作为沥青混凝土的添加材料,最近几年在我国的高级沥青路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介绍木质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的技术指标及各自的作用机理,并参考我国纤维沥青混凝土室内试验的既有成果,对纤维改善沥青混和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抗疲劳性能等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其次根据实际工程的跟踪调查结果探讨了纤维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作用。最后使用AASHTO模型对改善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26.
根据济德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试验控制实践,比较了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三个体积指标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对其合理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27.
掺消石灰改善沥青与酸性矿料的粘附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试验证明掺消石灰能改善沥青与酸性矿料的粘附性。提高混合料的水稳性。在汕(头)汾(水关)高速公路上施工2km的试验段。经过一年半的通车。路面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28.
本文根据大量室内马歇尔试验数据,通过相关分析。提出预估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空隙率等物理参数的新方法,籍以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按技术要求控制空隙率及其优化设计方案和节约试验费用。  相似文献   
629.
根据上海铁路局旧轨料管理的现状,在上海工务机械段试点设计研发了旧轨料信息管理网络系统,从研发背景、设计思想、系统功能、运行环境和系统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30.
卜宜 《经济导报》2007,(14):12-12
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感到颇为不安,他们担心,中国将吸引大批制造商,从而获得本应属于他们的外来直接投资。这种忧虑显然没有成为现实。当然,中国的外来投资有所增长,原本规模惊人的出口进一步增加。从2003年开始,出口始终在以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最快速度实现增长。2004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仅次於美国和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