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6篇 |
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32篇 |
综合类 | 88篇 |
水路运输 | 182篇 |
铁路运输 | 120篇 |
综合运输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63.
薄壁箱梁内力影响面的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功的互等定理,利用四节点壳体单元刚度矩阵的物理特性以及结构内力(应力)影响面的概念,推导出薄壁箱梁结构指定截面内力(应力)影响面的实用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极大地节约计算工作量,在实际箱梁结构设计计算中,特别是大型复杂宽体箱梁结构的三维设计计算中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且该方法实现了板壳结构内力影响面计算的可视化,解决了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不能进行结构内力影响面计算与图形输出的难题。 相似文献
64.
以一座斜腿刚构桥为例,针对施工中遇到的高温合扰问题,对斜腿刚构桥的温度及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次内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该类桥型的施工方案进行探讨,提出减小结构次内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5.
66.
67.
为解决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因轨面情况改变,导致列车没有达到最大黏着利用而出现空转或滑行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大黏着系数的滑模自抗扰(SM-ADRC)黏着控制器;考虑轮轨间黏着特性的复杂、时变与非线性等特点,基于黏着机理分析,建立了轮轨间牵引系统的力学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MLE)方法对不同轨面的相关参数进行辨识,计算了当前轨面的最大黏着系数,保证列车始终能达到最大黏着利用;通过引入滑模算法改进了自抗扰控制(ADRC)中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部分,设计了一种SM-ADRC黏着控制算法,利用Levant跟踪微分器减小初始跟踪误差,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估计和补偿系统总的外部扰动,由滑模控制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采用MATLAB软件对CRH380A型高速列车进行仿真,在轨面情况改变时,由SM-ADRC黏着控制器控制列车跟踪设定速度,并将其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滑模控制器、ADRC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干燥轨面的最大黏着系数是0.160,16 s时辨识出真值;潮湿轨面的最大黏着系数是0.106,18 s时辨识出真值;ADRC的速度跟踪误差范围为±1 km·h-1,轨面变化后,速度跟踪误差波动幅度较大;SM-ADRC黏着控制器的速度跟踪误差范围为±0.4 km·h-1,轨面变化后,速度跟踪误差波动幅度较小,更加平滑稳定,速度控制跟踪精度更高,且优于PID和滑模控制方法。可见,所提出的SM-ADRC黏着控制器能够实现列车的快速黏着控制,并达到最大的黏着利用。 相似文献
68.
双参数粘弹性地基矩形板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冲击荷载作用下双参数粘弹性地基上四边弹性嵌固矩形板的一种新型力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变分原理及互等功定理求解了该系统的位移解析解,并进一步讨论了地基参数和弹性支撑刚性系数对板的位移的影响.经过实例计算,表明结果正确,该研究结果可为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和质量评价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公路隧道穿越水平泥岩砂岩互层施工过程中支护体系力学特性较为复杂,通过开展大梁峁特长公路隧道水平泥岩砂岩互层段支护体系现场试验,研究水平泥砂岩互层段隧道初期支护中的锚杆轴力、围岩压力,钢架应力、混凝土应力及支护变形,二次衬砌中接触压力和混凝土受力特征。分析表明:拱部锚杆作用明显,边墙锚杆受力较小,建议锚杆由拱部160°减少至拱部120°,同时适当增加拱部锚杆;围岩压力在断面开挖后7d时间内已基本达到最大围岩压力的80%左右,说明在该种岩层中隧道开挖后围岩压力释放较快;水平泥岩砂岩互层关键控制点在拱部位置,边墙部位的支护结构无论从受力还是变形来说均较小;研究成果可为水平层状岩层隧道及类似工程的修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