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1篇
  免费   450篇
公路运输   2313篇
综合类   1435篇
水路运输   483篇
铁路运输   1244篇
综合运输   256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准确掌握中等压缩性土地基在路堤荷载下的沉降变形规律,应用TLJ-2型土工离心试验机模拟强夯加固地基,研究高速铁路中等压缩性土地基的附加应力和分层沉降特征。通过与现场填筑试验对比,分析离心模型试验预测原型地基分层沉降的精度,提出沉降修正系数取值范围,为今后中等压缩性土地基加固技术优化提供借鉴。结果表明:路基基底中心应力比路肩下大,符合柔性基底应力分布形式;附加应力随地基深度增加而减小,强夯影响深度内附加应力衰减较快,而影响范围以下衰减减缓;铺轨运营550d后,地基工后沉降逐渐趋于稳定,工后沉降值远小于施工阶段地基的总沉降;离心模型试验预测地基单位分层压缩量的精度较高,而对于不同施工阶段离心模型试验预测地基沉降的精度存在差异,沉降修正系数的引入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现场地基沉降特性。  相似文献   
62.
基于某地铁隧道沉降治理过程中的实测数据,研究沉降治理效果评估方法。首先利用3次样条曲线插值法对隧道沉降监测点数据拟合,计算出累计沉降的曲率半径;然后以等效轴向刚度模型为基础,推导出盾构管片接头环缝张开量和纵向连接螺栓受力情况。通过理论计算对治理后隧道结构健康状态作出评估,全面分析隧道沉降治理效果,为后期运营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运用自编车—线—桥垂向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分析车辆通过桥梁时列车和桥梁的动力响应,研究桥梁墩台发生不均匀沉降对车、桥垂向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货物列车通过时,在桥梁墩台不均匀沉降单一因素引起轨道不平顺的条件下,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响应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列车在经过桥梁折角时,轮轨力增大;在普通轨道不平顺和桥梁墩台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附加轨道不平顺叠加的条件下,车辆和桥梁的动力指标中受到影响最大的是车体加速度,其次是轮重减载率,但各项指标均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因此,对于客货共线的桥梁,规范限值可以满足货车运行安全性的要求,并且有一定的预留量。  相似文献   
64.
路基不均匀沉降分为正(余)弦型、错台型和折角型,对无砟轨道的影响主要考虑线路纵向正(余)弦型不平顺。应用有限元法计算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轨道结构的影响,采用弹性地基上的梁板计算模型和叠合梁计算模型计算基础变形的无砟轨道荷载弯矩,并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受力影响较大,建议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变形特别是因线下工程沉降引起的永久变形制定控制标准,设计和检算考虑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以西安地铁长延堡站配线暗挖段为依托,对地表沉降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浅埋暗挖隧道台阶法施工时上(下)导对一定断面沉降的纵向影响范围分别为其前后的2D(2D)和1D(3D)(D为隧道跨度),且下导开挖所引起的总沉降量大于上导所引起的,其比值约为3/1;横向影响范围约为10D,横向沉降槽曲线符合Peck公式,且给出了沉降槽宽度参数建议值k=0.66。  相似文献   
66.
采用Geo-Slope软件对高速铁路CFG桩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垫层结构、桩径、桩间距、有无桩帽和桩帽大小等设计参数对地基沉降的影响,为试验段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提供依据,并对试验段设计方案进行沉降分析.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讨压实度对高填方路基自身沉降的影响,采用适于岩土材料的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对高填方路基沉降问题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平面应变分析,模拟了不同压实度对高填方路基自身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填方路基的自身沉降随压实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严格控制压实标准,可有效减少高填方路基的自身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68.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效果对地层沉降的影响预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广州地铁四号线仑头—大学城区间盾构施工为基础,利用平面有限元计算模型预测盾构向前推进时,盾尾同步注浆、管片补充注浆的注浆效果不同引起的地表变形值,对盾构施工变形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9.
结合现场试验结果,研究了柔性基础下采用CFG桩桩筏复合地基时的工作性状。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的沉降变形、桩顶及桩间土的压力值、地下水位和孔隙水位以及测试点水平位移随深度的变化。该研究成果可为新建铁路路堤下CFG桩桩筏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取值提供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70.
路基不均匀沉降值对板式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动力学和有限元理论,建立荷载-板式轨道力学分析模型,模拟了路基余弦不均匀沉降对板式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路基沉降量对轨道板和混凝土底座的动应力和动位移的差异影响。结果表明:在速度为300 km/h的移动荷载下,路基沉降量从0 mm增加到30 mm,混凝土构件的纵向应力、垂向应力、动位移呈先陡后缓的增长趋势,拐点为20 mm沉降量;处于沉降槽起始部位的1号轨道板上表面和位于沉降槽中心的3号混凝土底座下表面受沉降量影响最大,为易发生破坏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