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39篇
  免费   1158篇
公路运输   7582篇
综合类   4797篇
水路运输   5137篇
铁路运输   3962篇
综合运输   1019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643篇
  2022年   706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590篇
  2019年   606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679篇
  2014年   1104篇
  2013年   1042篇
  2012年   1149篇
  2011年   1377篇
  2010年   1359篇
  2009年   1423篇
  2008年   1390篇
  2007年   1239篇
  2006年   1161篇
  2005年   982篇
  2004年   785篇
  2003年   764篇
  2002年   651篇
  2001年   589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莲沱特大桥1号墩因基础不均匀沉陷,引起墩身开裂。采用桩底注浆,外侧加桩、承台内侧设置岩锚地基梁等一系列措施,阻止了该桥墩裂缝的发展,达到了加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2.
介绍美国加州第一座正交异性曲线桥的设计与施工,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钢管桩的防护、基础及墩柱的设计、正交异性板的疲劳与裂缝控制方案、抗震分析及细部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3.
204.
索承重大跨桥梁拉索的振动控制装置种类与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拉索是索承重大跨桥梁的重要承力部件;由于拉索质量轻,柔度大,阻尼小,在风的激励下,会发生强烈的振动,其中最为剧烈的是拉索的风雨激振。对此,结构工程师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控制拉索的风致振动。迄今为止,在拉索上附加耗能减振装置仍然是索承重大跨桥梁拉索振动控制的主要手段。就目前国内外索承重大跨桥梁拉索的振动控制装置种类与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拉索振动的半主动控制和主动控制装置。  相似文献   
205.
对既有桥梁做工程检测时,有时需在桥墩壁上钻孔以便搭设工作平台.对于空心薄壁墩,钻孔较多可能会对墩截面造成局部削弱,结构安全性及工作性能受到影响.运用有限元法对墩壁钻孔后的平面应力进行了弹性分析,按离散裂缝模式对孔周局部损伤作了分析,得出结论,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6.
结合广州地铁二号线晓(港站)-江(南西站)区间隧道工程平交大跨连拱段施工实例,研究、分析大跨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方案,阐述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7.
天津港突堤转角处高桩码头后承台构件相对错位破损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天津港多个突堤转角处的高桩码头岸坡变形比较明显,导致码头后方承台结构构件出现明显的相对错位、变形等破损情况,严重影响了码头结构物安全。通过对破损状况的调查统计,总结出了破损的特点,对破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原型观测和数模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原型观测结果表明:码头岸坡内的淤泥质粘土层为水平位移最明显土层,靠近挡土墙的大部分桩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向陆侧倾斜,这与实际见到的桩端倾斜状况完全相符。数模计算结果除验证了原型观测的结果以外,还发现仅在后方堆场堆载工况为最危险情况,是造成岸坡变形和后方承台构件相对错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8.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引桥滩涂区5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单片自重约1430t,是目前世界上采用梁上运输和架设的最大吨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我公司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设计和地域环境特点,提出了垂直运输,运梁机梁上运梁,架桥机架设的总体方案,并联合意大利DELA公司共同研制出800t提梁机,1600t运梁车和1600t架桥机等设备,并总结出一套滩涂区大吨位箱梁应用梁上运输与架设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9.
着重介绍了在溶洞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10.
随着公路建设的加快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我国的交通运输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汽车运距由短途向长途发展,汽车车速将由中低速向高速发展,汽车载货量将由中、轻吨位向大吨位发展。降低汽车自重,提高汽车性能,提高运输效益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必然趋势。从1999年开始,国内重型汽车产量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重型汽车产量将达到30万辆。为此,对汽车材料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