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据Fast Company网站2009年6月17日报道,目前,美国最新型的航“福特”级已开始建造,预计将于是乎015年服役。美国一位知名防务作家对“福特”级航母的设计流程进行了分析:大多数设计工作是虚拟的,并通过三维建模和计算机仿真完成。下面是这位作家对他所见到的“福特”级航母建造过程的一些描述。 相似文献
12.
在港口水工工程设计中,基槽、港池、调头区开挖量以及上述区域的炸礁量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采用实体CAD地形模型,将使上述的计算工作变得更高效、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V形墩连续刚构桥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跨径组合85m+150m+85m的V墩连续刚构的设计实例,并针对墩梁结合部位应力状态复杂的情况,采用ANSYS建立了V形墩节段的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部位的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SYS实体模型对小跨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旧桥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NSYS实体模型,介绍宽跨比大于1,桥面连续的小跨径简支梁旧桥实体模型的建模要点,说明材料本构关系的选择方法.对比现场动载试验,分析桥梁结构损伤对动力特性的影响,重点分析梁体法向裂缝的影响因素,并详细介绍运用ANSYS实体模型模拟、分析梁体法向裂缝的方法.以现场实测桥梁为例,进一步研究上述方法的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孙建波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8,(11)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我国修建了很多弯梁桥,但是由于设计理论和计算软件刚刚起步,主要采用基于假定条件下的杆件结构力学方法进行设计计算,在支撑体系的模拟和优化上存在很大缺陷,导致目前很多既有弯梁桥支座产生偏移、脱空等严重病害。进入本世纪后,随着桥梁设计理论的革新和设计软件的发展,基于空间有限元的理论和三维实体模型的计算方法,使支撑体系的真实模拟和优化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信息开展城市轨道交通BIM选线设计是发展智慧交通的必然产物。为了实现线路BIM+GIS正向设计,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正向设计特点基础上,首先提出一种结构化三维环境模型数据标准并形成模型结构树,基于Openrail软件开发了一种兼容多源数据的BIM选线设计平台,生成标准化、结构化三维环境实体模型,结合地理信息模型,开发线路设计功能。最后,基于线路设计成果快速生成方案概念模型,利用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辅助方案决策。研究表明:该BIM选线设计平台能够兼容BIM+GIS中多种数据格式,满足线路正向设计需求;标准化数据能够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模型数据价值;BIM正向设计能够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为研究河床冲淤作用下公轨合建盾构隧道的纵向力学性能,以某公轨合建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三维实体地层-结构模型,对隧道和内部结构的变形、内力以及地表的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河床冲淤作用下盾构隧道的纵向受力及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结构能够增大隧道的刚度,减小隧道的不均匀沉降;河床淤积高度达到13 m时,考虑内部结构时隧道的竖向位移较之无内部结构时减小了9.4%;河床冲刷深度8 m时,考虑内部结构隧道跨中位移仅回弹了30.2%。(2)内部结构能够分担河床淤积所产生的部分荷载,使得管片内力减小,提高隧道的承载能力;在河床淤积作用下,考虑内部结构隧道最大MISES应力较未考虑内部结构时减小了27.2%。(3)隧道与内部结构在受到河床冲刷作用时发生回弹,当管片在横向上恢复的变形与内部结构在横向上恢复的变形不协同时,内部结构就会在上层侧墙与管片连接处产生挤压,产生较大的应力值,因此该部位应作为关键部位进行适当加强。(4)隧道的内部结构能够减小由于河床淤积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河床冲刷所引起的地表回弹。(5)内部结构在变形缝位置时的MISES应力值大于其他部位,在施工时应当注意内部结构变形缝的... 相似文献
19.
分别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及MIDAS/Civil对某座城市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宽箱梁桥分别建立了有限元实体模型与梁格模型,对比研究了两种模型在同一荷载工况下受力特性的异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宽箱梁桥,空间实体模型比梁格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种种现有桥梁CAD系统的不足之处,目前,人们已不能满足于单纯以辅助绘图或单纯以辅助分析为目标的CAD系统,更期望CAD系统能辅助整个桥梁设计过程。在分析桥梁工程设计问题的特点和桥梁工程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探讨桥梁设计集成化CAD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