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165篇
公路运输   144篇
综合类   507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632篇
综合运输   10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城乡公交线路片区组织的有效整合资源配置,能促进城乡公交服务均等化与可持续发展。论文界定了片区组织内涵,分别阐述单线片区、多线片区以及区域整合组织形式的空间定位与行车组织形式。分别讨论单线片区干线组织、支线联运、干支线联运三种形式的实施条件;针对多线片区,提出通过分析相邻城镇公交干线走向、高峰期客流、上下行客流分布的差异特征,判别实施多线片区组织的可能性。从城乡公交干支线客流差异性、客流时空特征角度,提出了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目标的片区组织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952.
本文分析了大阪和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客流数据,证实了线路的客流高峰时段与车站的客流高峰时段并不一定重叠,指出不应以线路的客流高峰时段所对应的车站客流量作为车站的设计客流;分析车站位置、性质及周边土地利用这三个因素对客流高峰时段的影响,通过车站客流高峰时段的确定,得到更准确的"车站设计客流",从而合理地控制车站的规模和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953.
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掌握旅游人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活动规律,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基础设施配套以及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获取游客出行数据,并从景区、线路、网络三个维度进行城市旅游客流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景区方面运用个体出行链数据分析游客在景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旅游线路方面...  相似文献   
954.
为增加轨道交通客流、完善运营组织方案并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基于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从网络、线路、车站三个层次分析轨道交通客流发展规律和时空分布特性。针对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及运营提出几点建议:考虑车站周边开发强度对客流的影响,不断完善车站周边配套设施;根据客流特征采取相应的行车组织方案;做好换乘站设计,满足乘客换乘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重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为乘客提供舒适的接驳环境;完善公共汽车交通接驳设施等。  相似文献   
955.
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轨道交通线网客流特征实质上是车站客流时空分布叠加及交换的效果体现,通过分析车站客流的波动性,发现北京轨道交通系统在不同时间维度和区域范围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针对车站特点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周边不同用地类型的车站客流时空分布差异性特征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进站客流和换乘站客流特征以及进出站客流接驳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提出应建立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和多样化的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式;重视换乘站在网络中的合理布局,改进换乘站设计与运行组织;结合车站区位特征制定差异化接驳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956.
分析10年来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客流变化特征,主要体现为:换乘系数增加、平均运距缩短、既有线路出现客流突变、郊区线客运强度低和客流增长缓慢等。从网络化角度提出未来上海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几点启示,包括分散式换乘设计和客流组织以疏解换乘客流、合理增设折返站和适时制定既有线路增能计划、新线分段开通应该至少衔接两条既有线路或至少拥有两座换乘站、郊区线路应该采取区别于市区的轨道制式提供服务等。最后,提出未来上海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要侧重于满足功能层次和客流效率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957.
考虑上下游公交站点、历史同期客流和相邻间隔输入因子β三者的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三者均会对预测精度产生影响;当β=3并在多输入变量中设有上下游站点、历史同期客流维度时,该预测模型相比预测性能最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625 0,均方误差为0.914 5.  相似文献   
958.
介绍了服务网络概念之后,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面向客流分配的服务网络构建要求、构建思想和具体构建算法.该算法可对任意路网、开行方案均确定的城轨系统构建相应的满足客流分配基本要求的服务网络,进而为客流分配提供计算基础.将该算法应用于具体研究前需根据相关要求进行一定调整.为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开发客流分配程序.基于北京市2008年地铁线网和列车开行方案构建出相应的服务网络,并对从票务数据抽取的某日实际客流进行分配,分配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959.
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基础,是综合客运枢纽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选择交通需求预测中的预测年限和枢纽客流总量预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分析既有的民航、铁路、公路以及轨道交通的相关规范规定,结合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特点,提出了其合理的预测年限;其次,针对目前枢纽客流总量定义不明晰、使用不统一的问题,分析了既有规范关于枢纽客流总量的规定;最后,明确了综合客运枢纽客流总量定义、预测内容,并对枢纽客流预测在枢纽设计阶段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0.
席均  孙元广 《隧道建设》2014,34(1):48-52
首先回顾了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历程,并对2020年规划线网方案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3,7号线线位调整的基础上,提出了3,5号线在园区段线位互换形成新的3,5号线的方案。通过对方案进行工程实施分析和客流测试对比,认为换位后线网功能优化,新3号线与8号线组合可发挥环线功能,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