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229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车站综合显示系统LED终端布点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进程的加快,一大批铁路客站相继建成。在购票、进站、候车、检票、上车、出站的各个环节,如何合理地对旅客进行视觉引导,为旅客提供高质量、清晰的导引服务越来越重要。由于大  相似文献   
232.
梁斌 《中国铁路》2014,(12):9-12
增设惠安西站工程是目前第一个在没有预留任何开站条件的既有高速铁路区间线路上增设铁路客站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极多,管理难度极大,根据工程的实际内容及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并遵循安全风险管理典型做法,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总结并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有效措施,保证增设惠安西站工程安全、高效的开展,并为此类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作出积极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233.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广州枢纽现状及规划布局,根据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以及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在分析枢纽客运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和新建佛山西客站在枢纽中的定位、作用的基础上,论证车站站址选择与城市规划、站场站房布置与运输特征的相互关系,提出车站站场、站房合理规模和布置方案,为今后枢纽大型客站建设提出有益参考。研究结论:(1)在经济发达地区,当枢纽内铁路客运流量、流向增长过快,而枢纽的客运能力不能满足枢纽客流增长需要时,需考虑新建客运站;(2)在新建站址上,一方面应根据车流流量、流向,考虑铁路引入线路的顺直,另一方面应结合城市交通规划,考虑城市旅客的可达性;(3)车站站场规模和布置应考虑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合理布置,减少干扰和交叉,提高车站的接发、通过能力;(4)车站站房设计数量和布局,应根据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234.
包头站站台雨棚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头站站台雨棚采用分叉式钢管混凝土柱与双向正交钢梁组成的钢框架结构体系,钢管混凝土分叉柱为雨棚梁提供了更多的支撑点,有效地减小了雨棚梁的计算跨度,使得结构更加合理。介绍该工程的结构布置、结构分析及重要节点设计。对分叉式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分叉柱的支撑角在35O~50O变化时,分叉式钢管混凝土柱与雨棚梁形成的结构体系可达到最优的受力状态,使得结构最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35.
上海铁路局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十二五”期间,大量高标准、现代化的大型客站建成运营,站内设施的增加和旅客服务要求的提高,大幅增加了空调、照明、动力等负荷需求,客站能耗水平大幅攀升,能效管控要求非常迫切。通过调研分析,梳理了上海铁路局大型客站能源消耗的现状和特点,对节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6.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复杂现代化铁路客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呈现出体型新颖、结构庞大、受力状态复杂、运营维护要求高、人员高度聚集等特点,如何保障其运营安全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备受关注。系统梳理大型铁路站房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典型病害,明确大型铁路站房主要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总结铁路客站结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并结合《铁路客站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标准》编制过程中的调研、讨论和争议,分析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大型铁路客站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37.
结合新建大连北站无站台柱雨棚工程,对该工程钢结构部分的设计进行总结。介绍设计的主要原则、荷载取值及组合、梁截面设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结果并分析了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本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en进行结构计算。该结构的最大应力比在0.7~0.8,梁的整体稳定通过设置纵向支撑保证。经过分析得到:在梁与地相接处设铰接节点,可以达到释放部分温度应力的目的;温度变化对位于外侧的两排柱子影响最大,柱应力最大变化值约40 MPa,对梁及中间的柱子影响较大,二者应力最大变化值约20 MPa,对所有柱分叉影响较小;结构安装时,应保证合龙温度在设计的合龙温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238.
为解决铁路杭州东站站房空间受限软土路基工后沉降及填筑压实两个难题。针对场地施工作业面狭小、工况复杂和常规的加固方法不能满足工程需要的特点,经过综合比选,将泡沫轻质土这种新型材料应用于处理铁路深厚层软土路基。通过对软土地基的沉降监测,采用泡沫轻质土置换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基底附加应力,能大幅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同时,能解决狭小空间填筑压实困难。研究表明,泡沫轻质土置换加固是一种有效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9.
正伴随着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凇沪铁路在上海的诞生,城市铁路客站应运而生。2006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的上海南站,以其新颖独特的造型、人性化服务设施、便捷的"零换乘"及信息化、智能化系统,使上海增添了一个现代化交通枢纽。这座现代化铁路客站的诞生和使用,为城市铁路客站如何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功能提供  相似文献   
240.
为解决铁路行业工程建设阶段现场资源调度难、生产情况实时把控难,以及紧急事件应变处置难等问题,提升施工各参与方对铁路工程施工现场情况的掌控分析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决策能力。以广州白云站铁路工程项目为实际背景,通过对项目管理各方实际调度需求的梳理分析和施工建设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多源影音数据归纳管理,研究私有云+公用端模式的多层架构体系(MVC)、5G技术、数据融合、BIM+GIS、全IP网络结构等关键技术以及安全传输协议,结合多源影音数据融合与分析算法,研发涵盖“基础数据管理、即时通讯、预警分析、指挥调度以及调度移动端APP”等功能模块的铁路工程多源影音融合指挥调度平台。平台将施工现场的物联设施、监控设备、通讯工具等多源时效数据交互应用,实现高效管理与资源调度、现场即时管控与多方面综合考量、快速分析与应急决策的铁路工程项目调度指挥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在白云站建设过程中示范应用,为白云站工程调度效率提升30%,减少25%的安全事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