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6篇 |
免费 | 25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814篇 |
综合类 | 280篇 |
水路运输 | 80篇 |
铁路运输 | 761篇 |
综合运输 | 2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27篇 |
2021年 | 140篇 |
2020年 | 114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118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58篇 |
2010年 | 110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为研究超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卵石地层PBA工法暗挖车站中的止水效果,开展现场旋喷试验,对常规施工设备进行改进,优化施工步序,实现暗挖车站边导洞狭小空间内的机械化引孔、喷浆成桩作业。试桩结果表明:卵石地层中试桩加固直径均在1 m以上;加固体抗渗系数最大值为2.37×10–9 cm/s,满足工程不渗水要求;加固体抗压强度均在24MPa以上,加固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地层的承载力、强度和整体稳定性。首次实现超高压旋喷注浆工艺在北京卵石地层暗挖车站的应用,该方法在万泉河桥站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止水效果,对北京地区暗挖车站止水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2.
为实现软流塑地层盾构连续穿越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群桩,以绍兴地铁 2 号线切桩工程为例,从盾构机的选型、参数控制、切混凝土及切钢筋机理、刀具磨损等方面分析了撕裂刀对钢筋混凝土桩基的切削效果。主要结论为:1) 采用 MJS (metro jet system,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地层预加固技术和 3 层刀布置技术顺利完成软流塑地层盾构切桩任务;2)“慢推速、中转速、小扭矩、严控浆、早补强、勤量测”盾构施工控制准则,适宜软流塑地层盾构磨桩施工;3) 钢筋存在剪拉、弯拉和纯剪 3 种破坏形式,剪拉和纯剪破坏各占 47%和 25%,满足预期目标;4) 钢筋主要缠绕在中心区刀梁孔洞处和 R≤2 025 mm 范围内,长度以小于 3 m 居多,以弯拉破坏为主;5) 刀具破损率及磨耗量均随轨迹半径增大而增加,2 500 mm 为刀具磨损陡增的临界值;6) 基于现有刀具磨损状态,预计可继续切削 1 根直径 1 m 全断面工程桩。 相似文献
873.
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metro jet system,MJS)具有全方位、高精度、排泥集中等优点,在复杂地质条件和盾构穿越既有车站等不利施工工况下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为研究水平 MJS 成桩对周围粉砂地层的影响,优化水平 MJS 设计施工参数,以苏州轨道交通 6 号线苏锦站富水粉砂地层中 MJS 试桩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水平 MJS 成桩引起地下水位、超静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和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桩期间水平 MJS 喷浆时超孔隙水压最大增加了 46.1 kPa;喷浆使地下水位最大上升 3.6 m,停止喷浆后水位最大下降 1.5 m;土压力的变化趋势与孔压一致,喷浆时土压最大上升 40.6 kPa。由于粉砂层引孔过程中土体自支能力不足,易塌孔,本次施工中引孔时的测斜最大发生 1.2 mm 的内倾,喷浆时测斜最大发生了 2.2 mm 的内倾。苏州地铁 8 号线时代广场站水平 MJS 施工期间车站底板最大位移值为 0.8 mm,满足规范要求。粉砂层 MJS 施工过程中在水泥浆液中加入 3%掺量膨润土,可防止出现塌孔和抱钻现象。 相似文献
874.
875.
876.
877.
[目的]富水砂层地质条件下,新建地铁线路盾构始发穿越既有地铁线路时,对既有地铁线路结构稳定性的研究较为鲜见,需总结类似工程的相关规律。[方法]以新建的郑州地铁7号线黄河迎宾馆站—英才街站区间盾构始发穿越既有地铁2号线结构工程为依托,根据实际工况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了施工区间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利用软件的结果提取功能得到了该工程对应模型的模拟结果。选取现场2个监测点位,将2个测点的现场实测值与模拟计算值进行对比,证实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盾构始发穿越、一般下穿施工两种穿越方式下对既有地铁线路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始发洞门与既有地铁结构间竖向距离d的4个取值对既有地铁线路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及结论]所建三维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实际工况。在既有地铁线路结构、材料、加固方式等因素均不变的情况下,既有地铁线路结构的稳定性因穿越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与一般下穿施工相比,采用盾构始发下穿方式时对既有地铁线路结构的影响较小。采用盾构始发下穿方式时,d的取值不同,对既有地铁线路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有较大差异。d=2.00 m对既有地铁线路结构的影响较小,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878.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11号线如意坊站基坑工程为依托,其最近距离珠江24.5 m,砂层厚度约17.0 m,地下水位高,基坑成异形状,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通过对勘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围护结构施工质量,细化基坑开挖顺序和开挖步骤,科学降水,快速施工结构等多种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基坑施工和运营车站变形沉降安全可控,整个车站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879.
以南京地铁某区间盾构近接下穿运营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软流塑地层中运营隧道在新建盾构隧道掘进全过程的变形特点。结果表明:左线盾构掘进完成后,运营隧道变形曲线为“V”形,右线盾构掘进完成后,运营隧道变形曲线由“V”形变为“W”形;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的沉降规律基本一致,最大沉降值分别为−4.36、−3.47 mm;洞内钢环+微扰动注浆联合加固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软流塑地层中盾构下穿引起的运营隧道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880.
依托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建立“地层-隧道-道床”数值模型,从不同软土层厚度和软土层相对位置两方面,研究高速列车振动下软土震陷对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沉降随软土厚度增加而增加,而加速度响应与软土厚度关系不大,速度响应初始时变化不大(软土厚度11.0~20.0 m),而后有所下降(软土厚度20.0~21.5 m),最后又迅速增大(软土厚度21.5 m以上);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受软土层位置影响较大,隧道未通过软土地层时,沉降量与速度值较小;隧道部分通过软土地层时,沉降量与速度值随着断面通过软土的比例增加而较快增加;隧道全断面通过软土地层时,沉降量与速度值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