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4篇
  免费   92篇
公路运输   659篇
综合类   329篇
水路运输   369篇
铁路运输   371篇
综合运输   12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72.
73.
74.
本文围绕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信息过载、进出口处交通标志设置、安全车距确认标志设置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基于驾驶人的驾驶习惯和反应特性,对交通信息过载消除方法、进出口处交通标志设置原则以及安全车距确认标志内容与设置位置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如何进行人性化设置的思路。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从光面爆破机理、光面爆破技术中各主要参数的确定,以及光面爆破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几个方面出发,以深圳地铁安-侨区间隧道硬岩段施工为例,研究分析了如何利用光面爆破技术来提高城市地铁浅埋暗挖法的光爆效果,特别是近距离穿越重要建(构)筑物时如何有效进行光面爆破。  相似文献   
76.
苛刻的空间尺寸要求和严酷的使用环境使得调距桨桨叶连接螺栓设计极为重要,为研究连接螺栓螺帽螺杆圆角过渡区域因截面形状突变存在的应力集中情况和应力分布规律,以某型调距桨桨叶连接螺栓联接组件作为试验模型,采用光弹性试验方法测得其应力分布和应力集中系数,并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为桨叶连接螺栓组件结构设计及其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7.
针对卵石地层小净距隧道围岩整体性与稳定性差、施工中易坍塌、围岩相互扰动大的问题,通过FLAC 3D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对卵石层小净距隧道左右洞合理净距和先后行洞掌子面安全纵向间距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当净距不大于6 m时,隧道地表沉降槽呈“V形”,沉降最大点位于中夹岩顶部;随着净距大于6 m,隧道拱顶部位地表沉降逐渐超过中夹岩顶部,地表沉降槽呈 “W形”。2)当2洞间净距不大于6 m(约1倍洞跨)时,2洞开挖后围岩压力叠加效应明显,极易发生失稳;当隧道净距大于18 m时,可按分离式隧道进行设计; 3)随着先后行洞间掌子面纵向距离的增加,后行洞施工对先行洞的影响逐渐减少,当纵向间距达到30 m(4.6倍洞跨)时,这种影响基本可以不予考虑。  相似文献   
78.
在小净距隧道通风过程中,会出现排出的污染空气被吸人到邻近隧道中的交叉污染,严重影响隧道通风的性能和效率.文章以北固山隧道洞口段及隧道外空气域为分析对象,采用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及组分传输方程组,借助Fluent软件,模拟不同速度自然风,针对现有洞口设计、洞口外设置中隔墙以及出口施做明洞3种情况,研究隧道洞口以外污染物扩散对邻近隧道的影响.研究表明:隧道洞口接一段距离的明洞,对缓解通风交叉污染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79.
在鱼雷攻击中适宜的射距是确保鱼雷命中目标的关键之一,在使用鱼雷时必须确保所采用的射距在极限射距之内,因此在射击条件已知的前提下,要确定极限射距并且熟悉影响其值大小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规律。依据主动声自导鱼雷的射击模型,建立起极限射距的表达式,进而得出影响其值大小的主要因素。通过仿真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找出它们对极限射距的影响规律。此研究可为指挥员在作战使用时提供必要的参考,以期充分灵活地利用研究成果,提高主动声自导鱼雷的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前期施工及监控量测,分析了地表下沉及水平位移加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三阶段处治方案,最后总结了仰坡处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