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69篇
  免费   1766篇
公路运输   15187篇
综合类   11203篇
水路运输   8125篇
铁路运输   5166篇
综合运输   3354篇
  2024年   338篇
  2023年   1108篇
  2022年   1334篇
  2021年   1828篇
  2020年   951篇
  2019年   958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1032篇
  2014年   2253篇
  2013年   1934篇
  2012年   2255篇
  2011年   2619篇
  2010年   2713篇
  2009年   3121篇
  2008年   3182篇
  2007年   2336篇
  2006年   1849篇
  2005年   1931篇
  2004年   2013篇
  2003年   1654篇
  2002年   1036篇
  2001年   1029篇
  2000年   672篇
  1999年   452篇
  1998年   388篇
  1997年   425篇
  1996年   502篇
  1995年   460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51.
252.
253.
周哲 《北方交通》2022,(11):67-69
详细介绍了沈阳沈张线改造工程速度协调性评价技术要点,为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依据,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价的作用,通过评价提高了项目的路线设计质量,为项目下阶段的施工图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4.
255.
在新疆公路三级自然区划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新疆自然环境条件下路基土的工程性质,并运用成熟的数学方法对新疆境内所收集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土组在不同三级自然区的E0推荐值,并对其取值作详细说明,可为新疆地区的公路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56.
隧道阻燃改性沥青上面层(AC-13C)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安徽省沿江高速公路隧道复合沥青路面施工实践,针对隧道阻燃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隧道内、外阻燃与非阻燃表面层(AC-13C)的现场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最佳油石比条件下,生产配比、标准配比与拌和楼取样条件下的阻燃混合料空隙率、有效沥青饱和度较非阻燃混合料分别降低和提高0.6%和3.8%左右;加入阻燃剂的未冻融循环试件(50次)劈裂强度较未加入阻燃剂增加11%,车辙动稳定度较非阻燃可提高2.3~2.6倍,但经过冻融循环后试件劈裂强度比(TSR)衰减较快,降幅为17%,隧道内阻燃改性表面层抗滑性能指标的横向力系数与构造深度较主线非阻燃改性表面层明显偏小,甚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阻燃沥青混合料对国际平整度指数影响较小,但对隧道内、外施工的连续性、时效性要求较高.研究结果证明了阻燃剂对抗车辙性能贡献率较大,但阻燃改性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难以满足项目要求.对提高阻燃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水平和类似阻燃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建议隧道表面层慎重添加阻燃剂,不宜采用阻燃AC-13级配类型.  相似文献   
257.
258.
结合祁阳县城至冷水滩公路实际情况,针对公路加宽工程新路基沉降变形受旧路基荷载作用的影响,采用建模计算法,在明确软基性能改善是影响新路基沉降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沉降变形影响机理与其他影响因素,以此为公路加宽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9.
针对紧急疏散中单向需求激增的情况,提出利用地面辅路缓冲容纳部分疏散车流,从而降低快速路疏散的整体时空风险.基于宏观交通流模型建立了快速路疏散车流演化方程,明确了上匝道车速对主线车速的影响,从而实现经典宏观交通流模型对路网状态演变处理的一致性.针对由下匝道、地面并行道路和上匝道构成的地面辅路行程时间的二分特征,建立了相应的离散时间的流量演化方程.辅路系统方程不仅可以刻画地面辅路疏散车流的主要特征,而且能与已有快速路的状态演化系统实现无缝结合.数值分析表明,利用匝道控制和辅路分流两种手段可以实现系统整体时空疏散风险的最小化控制.  相似文献   
260.
针对停车场有效停车泊位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基于灰色—小波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先通过灰色单因素预测模型对有效停车泊位时间序列进行修正处理,再基于分步式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修正预测值进行运算,并通过马克科夫链预测模型得到更精确的预测区间,并利用实际案例分析,对模型的预测精度、稳定性、拟合度和训练时间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灰色—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降低初始数据波动性的干扰,与传统神经网络相比,预测结果误差波动性降低了10%~19%,稳定性提高了27%~33%,拟合度提高了10%~15%,精确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