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166篇
综合类   191篇
水路运输   229篇
铁路运输   104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高速公路软岩隧道复合支护机理的FLAC解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地质和支护设计特点 ,应用有限差分方法 ( FLAC)模拟研究了软岩隧道受力变形特征和围岩收敛曲线 ,并分析了复合支护结构中一次支护和二次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软岩隧道开挖和一次支护后围岩支护压力随拱顶位移增加而连续减小 ,预测的最大位移均发生在隧道拱顶。但是 ,在同样支护压力下 ,考虑软岩流变特征的收敛曲线的拱顶位移要大得多 ,必须及时设置二次支护。另外二次支护结构还将起到承受流变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GPS定位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华 《中外公路》1998,18(6):32-35
文中简要介绍了近年来GPS技术在国外的技术热点,尤其是美国政府对这项技术的民用限制政策转变后引起的全球性的应用技术开发浪潮,以及这项技术在公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迅速发展而带来的性价比优势使GPS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14.
为实现空车调配与货物列车开行方案协调优化,结合基本运行图架构与车流径路,构建货运时空服务拓展网络。考虑配空与装卸取送、集编发等环节的时间接续要求,节点与区段不对流空车要求,以重车流全程运送与空车配送等广义总费用最少为目标,建立整数规划弧路模型。针对既有算法设计局限性,结合重车或空车配空的时间接续要求,提出将不同的 k 短路重车流方案与空车配空方案相关联的改进可行解构造方法,设计混合差分进化求解算法。实例研究表明,考虑空车调配进行重车、空车流组织协调优化,能够减少空车走行费用,及时满足装车需求,有效保证作业车流配合中转车流集结编组及时挂线,提高方案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差分GNSS提高飞行POS精度,对带有高精度POS信息的影像进行空三影像匹配与平差运算,讨论同一区域采用不同数量像控点,参与空三平差对空三精度和最终生成的倾斜三维模型精度的影响,并总结出外业航飞像控点布设方案;利用倾斜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山区不良地质体识别,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地质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构造包含多种不同信息...  相似文献   
16.
船舶数据交换量的增加导致现有的船用自动识别系统(AIS)87B/88B VHF通信信道堵塞严重,数据的完整性传输受到现实的考验.为解决严峻的通信信道压力,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应运而生.文章基于软件无线电(SDR)技术,搭建基于Gnuradio软件及2块HackRFOne硬件的软件无线电开发平台,进行16位正交...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常系数性非齐次差分方程特解的求解方法,当自由项f(x)=b^2pm(x)和f(x)=Pm(x)时,引入了一种更为简捷的求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差分方程特解的方法-差分算子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以及分析其杂散误差,对相位截断误差和幅度量化误差进行了傅立叶级数分析研究。文章最后还简单介绍了几种改善杂散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出行舒适度是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要素之一,但由于缺少合理的量化方法,其评价长期停滞于定性描述,难以科学反映不同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差异。就典型出行环节进行疲劳测定实验,采集不同情况下出行者在单位时间内的客观体能消耗及其对出行疲劳的主观感受;采用自由模量幅度估计估算出行疲劳的主观感受,并与客观体能消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车辆行进方式、乘车姿势、乘客负重、车内拥挤程度等均对体能消耗有显著影响,且客观体能消耗与主观感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利用实验结果以北京市和中山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交通方式选择过程中,体能消耗对出行者产生的影响不亚于出行时耗。  相似文献   
20.
基于船舶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在多船会遇态势下,利用克隆选择优化算法,本文提出一种最优转向避碰幅度计算方法。确定了最近会遇距离(DCPA)、最近会遇时间(TCPA)、两船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主要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并考虑航行区域状况、能见度情况和船舶的操纵性能等对船舶碰撞危险度的隶属度函数修正。基于船舶碰撞危险度和航程损失的多目标函数优化,通过分克隆选择优化算法,在《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约束的可行域空间内,获取全局范围内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克隆选择优化算法对于处理多船会遇态势下的让路船转向避碰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