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篇
  免费   70篇
公路运输   276篇
综合类   322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872篇
综合运输   18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4 毫秒
891.
结合武咸城际铁路跨武广高铁特大桥连续梁转体施工实例,介绍特大桥连续梁作为跨线桥的转体施工方案,阐明转体系统构造、转体设备以及转体实施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2.
企业快讯     
《轨道交通》2013,(5):24-25
中国首台“高铁救护车”通过试用考评中国北车拓高铁维修维护市场;我国首台“动力分散”型变频精轧电机在中国南车电机公司下线;汉高(HenkeI)参展2013年国际轨道交通展  相似文献   
893.
国内典型高铁城市客运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目前国内开通高铁动车的20个典型城市,从分析高铁的运输特征、高铁与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入手,着重研究了高铁与城市人口、经济、城市对外出行的联系,剖析高铁给综合交通特别是铁路系统自身及民航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国内城市高铁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894.
为了确保超大跨隧道开挖过程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合理确定各开挖步序的变形控制标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建立隧道变形与围岩应变相互关系的计算模型,提出基于围岩极限应变的隧道总变形控制标准,制定超大跨隧道分步变形控制标准和分级管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围岩总变形控制标准取决于隧道围岩的极限应变;Ⅲ、Ⅳ和Ⅴ级围岩32.7 m跨度的隧道,其拱顶总沉降控制标准分别为40,90 mm和180 mm;超大跨隧道施工过程中成跨阶段的变形约占总变形的95%,成墙阶段的变形约占总变形的5%。  相似文献   
895.
依据清华园隧道盾构区间的隧道参数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盾构机刀盘和刀具对卵石土、砂、粉质黏土互层的适应性。从地层渗透系数、颗粒级配、地下水压、周边环境影响、隧道规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取泥水平衡盾构作为最终选型。考虑到刀盘跨度较大和中途换刀对盾构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渣土特性和既有工程经验,决定采用辐条面板式刀盘,并确定了开口率和开口尺寸;此外,还给出了以切削型为主且可常压更换的刀具配置方案。最后简要介绍了常压换刀的技术流程和泥水环流系统的设计方案,总结了卵石土、砂、粉质黏土互层的盾构机械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896.
京张高铁既是2022年冬奥会的交通保障线,也是中国智能铁路的1.0版和高速铁路的2.0版,是一条集中国铁路设计、建设、制造与管理先进技术之大成的智能高速铁路。同时,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铁路建设智能新时代,提出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的新时代工程建设新要求,践行了站城融合的设计新理念,打出了铁路建设史上第一张文化名片;实现了绿色畅通的建设新目标。  相似文献   
897.
中国高速铁路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历史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全球视野(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延续)两方面重点回顾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和发展历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时间轴,阐述了4次世界工业革命不断催生交通运输技术的重大进步,指出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都要经历4个阶段:酝酿、探索、成熟、发展。美国最早提出建设高速铁路,但至今还在酝酿期。日本、法国、德国等仍然处于探索期。只有中国高速铁路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围绕中国高速铁路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阐明了中国高速铁路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从政策层面看,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吸收各国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统筹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资源优势,创建了轨道交通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从技术层面看,主要原因是取得了技术突破、理论突破和试验突破三大重要突破。探讨了高速铁路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论述了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后高铁时代轮轨高铁和磁悬浮高铁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智能高铁、智慧高铁、数字高铁等未来发展思路,以期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中国交通强国伟大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898.
为避免高铁站枢纽片区高峰小时交通拥堵,基于交通需求预测研究高铁站枢纽周边区域的用地和路网规划。首先,提出优化用地开发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和优化绿色交通出行结构策略;其次,在核心区优化交通设施布局和精细化交通组织,以实现匹配交通与用地开发,形成高效交通支撑系统的目标;最后,以遵义高铁站为例,从片区用地布局的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的优化、路网布局优化和总体交通组织方案等方面展开,实践了高铁站枢纽片区交通组织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99.
京张高铁清河站是全国首个采用《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获得三星级设计标识的铁路客站项目,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践性。首先介绍了清河站的设计概况与特点,阐述了铁路站房绿色设计发展的现状及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从土地利用集约化、土建装修一体化、智能遮阳百叶选取、光导管使用等方面,对清河站围护结构的节能率、自然采光、气流组织等进行模拟分析,对清河站的绿色设计及创新进行重点研究,最后总结了铁路站房绿色设计的特点、优劣势及星级评价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00.
国内铁路GSM-R系统不断发展,尤其是高铁线路的大量建设,枢纽地区的GSM-R系统引入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枢纽地区GSM-R系统网络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结合杭长客专引入南昌枢纽而引起的枢纽GSM-R系统网络调整,对铁路枢纽GSM-R系统网络规划及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述,供后续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