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87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52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6 毫秒
221.
为了确定行李箱扭杆弹簧断裂机理和原因,对其断口形貌、成分、尺寸、材料强度、微观组织和残余应力进行检测,并结合背景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行李箱盖扭杆弹簧由于材料强度高、回火不充分、残余应力大,从而在折弯应力集中处发生高强钢延迟开裂。基于开裂原因,从控制原材料强度和优化去应力回火工艺以降低残余应力2个方面进行改进,最终有效解决了行李箱扭杆弹簧延迟开裂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222.
12.9级缸盖螺栓的延迟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件12.9级气缸盖螺栓发生延迟性断裂,根据螺栓的失效形式,结合螺栓的生产及装配工艺,分析了导致螺栓发生延迟断裂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材料方框偏析对高强度螺栓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防止高强度螺栓发生延迟断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223.
首先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点火电子组件传输延迟的影响,然后对如何减小传输延迟的方法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4.
裴玉龙  代磊磊 《公路》2007,(8):144-149
在道路的养护维修期间,高速公路作业区由于经常需要关闭车道而形成道路通行的瓶颈,影响着高速公路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为降低车道关闭带来的影响,结合ITS技术设计了高速公路作业区的智能车道汇合控制系统的流程,并建立了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及决策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交通检测器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对交通状态进行判别,根据道路的拥挤状况动态选择车道汇合控制方案。最后,通过模拟的方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智能汇合控制相比于静态汇合控制、动态提前汇合控制和动态延迟汇合控制,性能更为优越,特别是在改善高速公路作业区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225.
当前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生产制造领域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步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传统工业融合.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契合了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对无线网络的应用需求,高数据率、低延迟等特点能满足工业环境下设备互联和远程交互应用需求.本文以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物流革新项目为背景,阐述在...  相似文献   
226.
该模拟系统旨在解决舰潜水下通信训练中存在的两大难题:一是通信声纳开机的时机少、时间短,训练机会少;二是通信声纳日常训练中没有训练环境和通信对象,训练效果差。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和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将系统有机地分解成若干个模块,对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了说明,并对关键模块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27.
228.
延迟断裂是材料在静止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后突然脆性破坏的一种现象,是材料、环境和应力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环境脆化,是由氢导致材质恶化的一种形态。延迟断裂现象是妨碍高强度螺栓提高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9.
针对一起海上风电场220 kV海底电缆接地故障引起的海上升压站断路器灭弧室触头烧蚀事故,详细介绍了事故经过、成因分析与仿真,提出抑制措施并进行仿真验证,为海上风电场设计、断路器选型及故障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0.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作为铁路轨道中重要的部件,目前总体使用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不同类型的伤损,其中以纵裂伤损最为突出。本文分析确定了预应力轨枕纵裂伤损的主要特征,归纳了铁路线路中出现的6种纵裂伤损类型,调研和总结了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纵裂伤损的研究现状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纵裂伤损的两大主要原因是轨枕结构受力不合理和材料性能劣化,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轨枕的预应力过大和混凝土材料的碱骨料反应。此外,轨枕使用的环境条件、后期线路状态、列车疲劳动荷载对轨枕纵裂伤损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建议轨枕设计时,应在保证承载强度的前提下合理设计轨枕预应力,并配置一定的箍筋;在轨枕生产过程中,应确保原材料的性能以及生产工艺都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