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23篇 |
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00篇 |
综合类 | 672篇 |
水路运输 | 1190篇 |
铁路运输 | 512篇 |
综合运输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129篇 |
2021年 | 155篇 |
2020年 | 158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180篇 |
2013年 | 168篇 |
2012年 | 187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216篇 |
2008年 | 209篇 |
2007年 | 218篇 |
2006年 | 185篇 |
2005年 | 149篇 |
2004年 | 141篇 |
2003年 | 127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116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通信编码ZPW-2000R轨道电路实时记录并存储全部通信原始数据用于设备维护及故障分析。然而通信数据抽象繁杂,直接分析数据难度较大。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通信数据的有效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开发了分析工具软件,能够自动实现数据的解析、分析,以及可视化显示,显著提高了现场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72.
BIM实景建模精度低一直是指导桥梁施工急需解决的难题。为顺利进行空间Y型钢箱肋拱桥施工并提高施工精准度和效率,以陕西省泾河大桥为研究对象,针对构件形式复杂、施工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融合BIM技术和倾斜摄影技术建立精细化、可视化模型,对桥梁施工进行全过程指导。结果表明:BIM技术应用可以较好地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利用BIM技术虚拟施工可以提前规避图纸问题,快速统计工程量,进行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此外,利用BIM+智能建造技术提出基于BIM的三维动态吊装监测技术,完美解决了施工高精度要求;对无人机倾斜摄影与BIM技术进行多源异构数据结合,可显著提高施工方案编制信息获取效率与准确性。研究结果为复杂桥梁工程结构的高效精准施工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3.
随着船舶功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船体复杂结构件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研究复杂结构件的装配仿真与建模技术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数字化设计理念逐渐兴起,基于计算机图形学与仿真分析平台的结构件装配仿真技术成为一项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主要针对船舶大尺寸负载曲面结构,利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和云计算模型,对船舶结构件的装配与三维建模进行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提高船舶复杂结构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为有效分析作战任务剖面的系统行为和系统性能,[方法]提出一种面向体系结构的任务剖面建模与仿真方法。从体系结构建模出发,基于任务剖面的国军标定义,借鉴Do DAF模型对任务剖面进行描述;建立任务剖面体系结构模型,提出体系结构模型到智能体(Agent)仿真模型之间的转换关系,形成任务剖面可执行模型。[结果]以对空防御任务剖面为例,基于体系结构模型建立了基于Agent的仿真模型,分析了仿真模型的输入输出关系,[结论]可为作战任务剖面设计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75.
钢材进、切、存的物流管理与数字化造船紧密相连,体现在造船生产过程的多个环节。从船体建模放样部门、钢材预算、采购部门,编程套料,钢材切割下料部门.到钢材库存和进出库管理,以及切割剩余钢材的管理和重复利用,每个生产环节都涉及到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需求,都体现了敏捷造船和精益造船的思想和方法。钢材物流管理和数字化造船直接关系到造船成本,关系到造船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6.
信号环境仿真是检验雷达侦察设备性能的重要手段。针对雷达侦察信号环境时域、空域、频域、能域分布特点,对雷达侦察信号环境进行了数学描述,建立了雷达辐射源信号环境数学模型,为雷达侦察信号环境仿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
78.
针对复杂交通环境下异质车型带来的跟车风险与行车效率权衡的决策难题,在分析自然驾驶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认知风险动态平衡的智能汽车拟人化跟车模型。首先,针对4种不同的货车-轿车组合跟车模式,建立跟车距离的经验模型,提炼出驾驶人稳态跟车行为中存在的车头时距和逆碰撞时间的“两不变”规律,通过作图法获得平衡线;其次,从驾驶过程中认知风险与加速度响应之间动态平衡的角度揭示了跟车决策的机理,将常用的跟车模型统一在认知风险动态平衡的框架内;最后,提出一种简洁的非线性函数实现认知风险动态平衡的数学表述,利用实测跟车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