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8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74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刘仲松 《港工技术》2010,47(2):13-15
简要介绍翻车机卸车工艺和底开门卸车工艺的基本情况。参考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底开门卸车工艺应用工程实例,结合天津港南疆港区神华煤炭码头二期工程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底开门卸车工艺的设计内容。最后,对比底开门卸车工艺和翻车机卸车工艺的特点,分析两种卸车工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2.
张南  闫宇 《城市交通》2023,(3):90-97
有关道路交叉口直行待行区对通行能力影响的研究不够完善和全面,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分析直行待行区设置的目的和条件,基于直行待行区停止线前移的特性,考虑启动波对启动损失时间的影响,完善了损失时间和清空时间的计算方式。在停车线法计算通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构建了直行待行区交叉口进口道的通行能力模型,量化直行待行区对通行效率的影响。基于实例交叉口视频识别数据,通过轨迹平滑化和缺失轨迹补齐方法获得完整车辆轨迹,并获取交通参数的实际数值,保证了模型结果的实际意义。最后运用仿真软件对通行能力模型结果进行验证,与类似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构建的通行能力模型模拟真实情况的准确性较高;由于直行待行区对通行过短对通行能力的优化效果较弱,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直行待行区设置到最大长度。  相似文献   
53.
秦皇岛东站是全路最大煤炭卸车站。论述了秦皇岛东站加强运输分析,找准制约卸车效率的关键点,然后全力攻关,进而全面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54.
随着集装箱船舶技术的发展,缩短班轮在港时间引起我国各港口和有关单位的重视,“零待时”的概念出现了,对提高集装箱班轮的运营效率,提高港口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国内船舶联检制度的沿革和新近的发展做了研究,比较国际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对完善我国船舶联检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5.
王春雷 《铁道货运》2013,31(8):20-25
卸车站是办理重载货物列车卸车作业的车站,多位于港口、钢厂和电厂等。重载运输的列车装卸作业不同于普通货物列车的传统组织方法,一般采用高效率的装卸作业设备及作业组织模式。为提高装卸车站的作业效率,车站的布置应适应长大重载货物列车到发作业及高效率装卸作业的需要。通过对采用翻车机卸车的3种典型卸车站布置形式的分析,探讨不同站型的作业流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对重载铁路卸车站设计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6.
57.
汪弘  李纲 《港口装卸》2004,(2):31-32
1 配煤的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煤炭品种繁杂且质量不均,与用煤要求严重不符,导致燃煤效率低、污染严重。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发展配煤技术。配煤是一种改善煤炭质量的实用技术,根据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将若干种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煤按  相似文献   
58.
铁道部获悉,结合当前运输形势,铁道部要求11月份全路运输生产重点抓好淡季客运组织、加大货运补欠力度、强化卸车组织、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等工作。  相似文献   
59.
熟料卸车廓道施工属半地下结构,其南端与一挡水石坝相邻。本文专述在水补给充分,又有强渗透性砂层的特殊条件,采取大口井抽水与帷幕止水相结合的基坑开挖降水的体会。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