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9篇 |
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42篇 |
综合类 | 116篇 |
水路运输 | 174篇 |
铁路运输 | 285篇 |
综合运输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型无线感应技术在模拟载波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感应无线技术相比,新型无线感应技术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且减少了一根传输线,应用于机车,特别是磁浮列车的自动驾驶中,可以满足列车自动化驾驶中通信定位测速的需求。为此对新型无线感应技术在模拟通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单频模拟信号为调制信号,对连续正(余)弦载波进行调幅、调相和调频等调制,得到AM,DSB,SSB,窄带调频,窄带调相等已调信号通过新型无线感应系统时的不同解调新方法,并对新型无线感应系统的AM,DSB,SSB,窄带调频,窄带调相等调制解调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新型无线感应技术可以应用于模拟载波通信中恢复原始信号。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几种用于逆变器馈电感应电动机位置控制系统的数字控制算法,文章首先提出应用相应数字控制律的定位伺服机构的两种结构,并研究了控制器参数的直接调节法。该方法能使设计者得到期望的动态性能并消除由于恒定或缓变负载干扰引起的稳态位置误差,本文对非线性位置控制设计尤其给予重视,因为在电转矩达到由逆变器载流量决定的极值时它仍可保持期望响应。为了说明推荐的设计方法和证实非线性控制律的有效性,本文还介绍了仿真结果和从实验装置中得到的波形。 相似文献
43.
电控单元(ECU)是电控汽车控制各总成的神经中枢,因此,正确使用和合理维护ECU,对于保证电控汽车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发动机的ECU,还是自动变速器、ABS和SRS等独用 相似文献
44.
1晶闸管中频电源组成典型晶闸管中频电源结构如图1晶闸管中频电源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采用集成电路 继电器电路控制形式。除相关的稳压和非稳压电源外,共有4块集成电路板,它是电源的控制中心。整流触发板、逆变触发板分别驱动整流桥和单相逆变桥晶闸管,设备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45.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车型识别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感应线圈车辆检测器检测数据为分析基础,给出了基于Bayes理论的感应曲线自适应特征提取流程和方法,对选取的12个统计特征指标进行提取和优选。选择了曲线宽度、最大值、波峰数量、最小波谷值和波谷比组成车型识别模型的特征输入向量,不仅降低了输入向量的维数,缩短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时间,同时也可加快车型识别的分类速度,增强特征值的分类辨别能力,提高车型分类的可靠性。在提出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车型识别算法中,采用了修剪算法,加快了计算速度,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回归性能。通过实例分析证明: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车型识别算法可提高自学习能力和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46.
故障原因转速表是由转速感应传感器接受飞轮边缘的感应电流进行工作的,感应传感器与飞轮的间隙过大或过小对柴油发动机转速的感应都有影响。造成转速表不工作或失准的原因包括:转速表有故障,电路插头接触不良,转速感应传感器有故障,转速感应传感器与飞轮间隙过大或过小,转速感应传感器磨坏等。 相似文献
47.
48.
受地形地貌的限制,高速公路设计路线有时无法避开高压线线路的影响.在高压线下进行桥梁施工,可能会发生感应电压.通过睦州大桥在感应电压条件下挂篮悬臂施工实例的介绍,可为今后这种施工条件下的安全施工提供一点参考和提示. 相似文献
49.
电源能否全功率输出取决于负载阻抗与感应加热电源匹配情况。在实际运行中,常遇到的问题是两者不匹配。要在各种情况下都比较合理地解决电源与负载匹配问题,就必须先了解负载对输出功率的影响,以及负载大小与哪些因数有关。感应加热淬火应用最多的是并联振荡电路,下面仅就晶闸管中频电源供电调谐进行探讨,晶体管电源供电调谐可以参考。 相似文献
50.
以感应充电技术(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为主要特征的充电路面(Electrified Road,e-Road)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可为行进中的电动汽车进行动态无线充电,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过长、续航里程不足等问题,是支撑未来公路交通电气化发展的重要储备技术。详细介绍了IPT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总结了已有e-Road试验段的充电性能参数和技术就绪度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基础设施角度剖析了e-Road目前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及相关研究进展,内容包括:①深入分析了IPT系统工作时因高频磁场通过介电性路面材料所引起的电磁损耗对IPT系统充电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②针对充电模块与普通沥青路面存在的力学兼容性问题,从结构受力原理、材料损伤特性等方面总结了e-Road复合结构产生力学损伤加剧效应的原因,并提出了耐久性优化措施;③针对e-Road环境可持续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评估并对比了e-Road与传统道路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指出了e-Road环境性能研究对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估算的重要性。此外,还从政策支持、安全性、价格因素等角度对e-Road进行了综合可行性评估,并对充电路面基础设施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智能化展望,提出了e-Road与其他新型智能道路技术进行有机融合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