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腹腔外科感染病人,抗生素疗法占有重要地位。252例腹腔脓液普通培养,24.2%无菌生长。培养出的菌丛中,绝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艾希氏菌占32.5%。选用抗生素应考虑:①菌丛及其联合存在的多样性;②药物进入胆汁的量与速度;③血与组织中的浓度;④药物的抗菌谱,毒性和价格。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胎儿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胎儿环境因素主要是宫内感染。尽管造成宫内感染的病原体所致CHD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中的一些与CHD的发生有关。导致CHD的病原体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人细小病毒;柯萨奇病毒及其它病原。其致畸机制为:病原体对受感染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病原体干扰心血管细胞的分裂、分化;免疫复合物的作用;感染发热等。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通过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感染病原菌的分离率及对抗菌药敏感率进行调查,明确病原菌的流行和耐药状况,为控制多重耐药菌株暴发流行及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RICU 2008~2011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感染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表型检测,分析细菌种类及耐药率变迁。结果 2008~2011年RICU共分离非重复性病原菌1 072株,每年分离的前3位病原菌均为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率较高,对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率低;非发酵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耐药率有所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率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率无明显变化;大肠杆菌连续4年ESBLs检出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最高达95.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较高(>89.6%)。结论连续4年RICU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ESBLs和MRSA检出率较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癌症患者院内感染的致病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 530例发生院内感染的癌症患者的痰液、开胸术后胸液、切口分泌物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 培养出 592株致病菌 ,肠道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居前两位 ,药敏实验证实对阿米卡星、诺氟沙星具有高度敏感性。结论 阿米卡星与诺氟沙星在控制癌症患者院内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公共交通这种人口密集、不可避免直接接触的地方传播,德国铁路运输研究中心基于广泛的国际研究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以测量各种公共交通系统和基础设施相关参数、开发特定建模场景、开展模拟分析为手段,对 SARS-CoV-2 在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中的传播及感染风险进行研究和论证,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计划和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文章将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HBV母婴传播常导致HBV慢性携带状态、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母婴传播循环的继续.而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及新生儿HBVac接种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阻断宫内感染的有效方法是控制乙肝流行及预防HBV相关疾病的关键。我们曾对HBsAg阳性孕妇多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使HBV宫内感染率大幅度降低后,又对  相似文献   
19.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 2 0 0例不孕患者及 10 0例正常生育者进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 (UU)检测 ,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不孕组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率 (33.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10 .0 % ,P <0 .0 1)。经治疗后 ,沙眼衣原体检测转阴者妊娠率 (5 4 .90 % )明显高于未转阴者 (11.11% ,P <0 .0 5 )。同时证实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UU感染、宫颈糜烂相关 (P <0 .0 1)。结论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引起不孕的因素之一。对不孕夫妇进行沙眼衣原体常规检查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