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92篇
  免费   1133篇
公路运输   40466篇
综合类   19946篇
水路运输   14801篇
铁路运输   15829篇
综合运输   3483篇
  2024年   526篇
  2023年   1563篇
  2022年   1139篇
  2021年   1413篇
  2020年   1498篇
  2019年   1097篇
  2018年   546篇
  2017年   1211篇
  2016年   1302篇
  2015年   2487篇
  2014年   5282篇
  2013年   4858篇
  2012年   5372篇
  2011年   5722篇
  2010年   5415篇
  2009年   6108篇
  2008年   6277篇
  2007年   5136篇
  2006年   5064篇
  2005年   5300篇
  2004年   4496篇
  2003年   5302篇
  2002年   4012篇
  2001年   3076篇
  2000年   2088篇
  1999年   1440篇
  1998年   1164篇
  1997年   1127篇
  1996年   1024篇
  1995年   831篇
  1994年   566篇
  1993年   404篇
  1992年   437篇
  1991年   433篇
  1990年   355篇
  1989年   39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目的]为了提高遥控水下航行器(ROV)在复杂水下环境中的姿态控制性能,开展多电机协同推进的ROV姿态控制研究。[方法]首先,针对多电机系统的结构和算法,分别提出一种基于PID速度补偿器的偏差耦合结构和一种新型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SMC)算法,并设计一种新颖的基于多电机协同推进的ROV姿态控制方法;然后,建立ROV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开展推进器组推力建模分析、解耦简化ROV动力学模型研究;最后,设计一种ROV滑模姿态控制器。[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结构和算法可提高多电机系统的抗干扰性、同步性和快速响应能力,进而提高ROV姿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性。[结论]所提方法可为ROV姿态控制提供一种新的可用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深埋引水隧洞突泥突水洞段注浆固结圈与初期支护结构作为协同承载结构,其荷载分担与变形控制对结构和施工安全有重要作用。为研究深埋引水隧洞突涌洞段围岩与支护体系稳定性,以滇中引水狮子山隧洞为工程依托,通过现场对围岩-支护监控量测与第二层型钢拱架受力监测,结合施工工况动态分析围岩-支护体系受力与变形,研究总结突涌段施工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结论:(1)深埋隧洞突涌洞段拱顶累计沉降17.4 mm,达预留值的17%左右;拱肩、拱腰累计收敛106.6 mm、98.1 mm,达预留值100%左右。(2)突涌洞段理论预测极限位移150 mm;现场监测评价设定阈值uo=100 mm,当达到2/3时,应采取加强措施。(3)最佳开挖方法为微台阶法。各级台阶长度控制在3 m左右,按“快挖、快支、快封闭”原则组织施工。(4)超前预支护管棚结构起到提高固结体刚度作用,较固结体提高约13倍。(5)双层支护结构强度、刚度增加,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施工安全性也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打造东风公司唯一的轻型柴油机动力总成基地,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东风轻型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轻发”)于2008年11月成立。东风轻发成立初期主要是引进纯正日产引擎--NISSAN ZD系列3升轻型柴油发动机,以国际化视角不断实现其国产化并确保领先性。从此,东风轻发便与11月结缘,不断精进。2019年11月,东风轻发成立十一年之际,迎来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填补2升柴油机市场、来自雷诺M9T平台的高端发动机批量下线。自此,日产ZD系列和雷诺M9T系列发动机如同两翼,为东风轻发加入世界级动力水平插上高飞的翅膀,也藉此实现自身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的不断迭代升级,最终凭借先进的智能技术和出色性能,东风轻发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5.
16.
常规的舰船航行轨迹规划技术,设置探索航行线路的栅格疏密值差异过大,导致对复杂海域的航行轨迹规划不合理,为此研究VR虚拟现实技术在舰船航行轨迹中的应用。该技术对海域环境中的航行区、障碍区以及舰船自身进行虚拟场景模拟实现人机交互,通过动力学的运动曲线计算舰船的动态位姿,根据障碍物在航行区域的分布、体积等数据设置栅格大小,驱动虚拟舰船,提取舰船的航行曲线、侧倾角曲线以及侧向加速曲线,调整舰船航行轨迹。实验结果表明,与2种常规技术的应用相比,虚拟现实技术设置的栅格疏密值更加符合航行轨迹规划要求,所得到的航行轨迹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
18.
结合衢宁铁路福建段隧道内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介绍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精调、道床施工工艺、创新施工方法等,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型立式自然循环U形管蒸汽发生器,提出基于经典PID控制理论模型的二回路侧水位控制方块图和数学模型,并采用RELAP5程序建立含水位控制的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瞬态分析模型,研究了10%FP阶跃降升负荷、大幅度阶跃降升负荷2种情况下蒸汽发生器的热工水力动态特性,分析了水位控制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水位控制系统以及PID整定参数取值基本满足功率运行控制需求,但由于影响两相流水位因素的多参数复杂性,使得某些负荷下水位控制系统带有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在工程上标定水位和给水流量时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针对USV运动航向控制问题,利用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滑模控制方法设计USV航向控制律.考虑到USV运动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利用具有万能逼近性能的模糊系统对USV运动模型中不确定项及外界干扰项进行模糊逼近.为了进一步提高模糊系统的逼近性能,采用具有学习能力快的RBF神经网络对模糊系统进行在线学习,优化模糊规则.仿真结果表明基于RBF网络优化的模糊控制该算法能够实现USV航向连续稳定跟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