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85篇
公路运输   390篇
综合类   170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97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滑坡突发性和破坏性强,对公路的正常运营影响较大,目前主要的治理措施为放缓边坡+ 坡面防护和支挡加固。本文针对甘肃天巉公路K1530 +300 处隧道口滑坡,提出抗滑明洞+ 放缓边坡和抗滑桩+ 放缓边坡两种方案。在治理效果方面,抗滑明洞方案可以彻底治理滑坡,而抗滑桩方案治理效果稍差;施工工艺方面,抗滑明洞施工方案需要预制场,对吊装技术要求较高,抗滑桩方案人工挖孔安全风险较高;环境方面,抗滑明洞方案能够做到土方平衡,抗滑桩方案需要弃方3. 2 万m3 ,对环境影响较大;保通需求方面,抗滑明洞方案需要在拱圈吊装时管制交通,对公路运营有一定的影响,抗滑桩方案施工位于公路边坡上,对交通影响小;工程造价方面,抗滑明洞方案造价较抗滑柱方案低。因此,选取抗滑明洞+ 放缓边坡方案作为本滑坡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2.
新建南广铁路广西段杏江大桥2~5号墩右侧山体表层堆放了大量附近采石场弃土,由于长期连续干旱和降雨交替作用,山体局部出现坍滑及多处出现裂缝,极不稳定,该滑坡对拟建桥墩产生巨大影响,对滑坡物质来源、滑坡成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设计采用了下部抗滑桩,上部适当刷方减载,并加强边坡加固防护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治理了滑坡。  相似文献   
103.
茅台酒厂河堤路侵河近水地段下挡桩板墙墙板设计埋深在河床冲刷线下,采用上下分阶逆序施工技术,汛期前完成抗滑桩及上阶墙板,汛期过后再进行下阶墙板施作,在做好下阶桩间防冲刷防护的情况下,可确保汛期道路工程的正常施工。针对其施工关键技术,介绍了先上后下分阶施作桩间墙板的工艺关键、技术难点及措施重点。实践表明,采用上下分阶逆序施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河堤路跨汛期不中断施工的问题,缩短了建设工期,为尽早进场进行新厂建设提供了交通保障。  相似文献   
104.
在豫西山区三淅高速公路施工中,因连续降雨及上部施工改变原有地貌造成古滑坡复活,引起桥梁基础产生滑移,为治理滑坡采用了大截面锚索抗滑桩对正在发展中的滑坡体进行加固治理;并就大截面锚索抗滑桩的主要施工工艺技术和治理效果进行了阐述,为以后类似地质病害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5.
当滑坡体厚度较大,隧道在滑面附近时,为了解决治理费用较高,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滑坡隧道新型综合加固结构。治理理念是用锚索、抗滑桩和隧道衬砌加固结构,只对隧道及其与隧道稳定直接相关的洞周滑坡岩土体进行加固,针对该综合加固结构体系的特点建立物理力学模型,并对其内力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加固结构体系中各单元结构轴力、剪力和弯矩的理论计算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锚索的作用使隧道边墙不利受力状态有所改善,据此可以通过调节锚索或隧道衬砌结构参数,使隧道加固衬砌、抗滑桩和锚固体各单元结构的受力达到均衡的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山西省长治—晋城高速公路滑坡综合处治的措施,并着重介绍了一些新型抗滑工程的应用。对于处治其他滑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以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B标煤系地层采空区的杨梅山 (K16 +930~K17+2 6 0 )路堑高边坡治理工程为例 ,介绍钢筋砼人工挖孔抗滑桩、预应力锚索地梁等支挡结构 ,满铺浆砌片石护面墙、砼空心六菱块植草等坡面防护措施 ,结合排水、减载等多种工程手段综合治理高边坡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08.
张青波 《路基工程》2016,(6):212-217
以某高速铁路车站路堑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为依托,对滑坡成因、发展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产生是多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滑动面参数的试验值偏大,设计时应采用反算值;坡脚回填反压配合截排水措施可有效控制滑坡体进一步变形;给出了采用双排抗滑桩进行支挡,放缓坡率进行清方减载,加强防护,完善防排水,制定监测方案的综合治理体系,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9.
抗滑桩作为一种穿过潜在滑动体的水平受力桩,主动支挡滑体推力,适用于中厚层、深层滑坡和对变形有限制要求的边坡,是目前存在重要建(构)筑物边坡的一种主要防护措施。根据某工程电塔高边坡典型地质断面,计算对比分析了边坡处理前后的变形和稳定性,对抗滑桩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0.
锚索抗滑桩系统的极限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假设抗滑桩为放置在均匀半空间地基上的条形基础,依据太沙基承载力理论对锚索抗滑桩系统进行了极限承载力计算研究,并通过对滑坡工程治理方案的对比研究,验证了锚索抗滑桩系统极限承载力计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