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85篇
公路运输   390篇
综合类   170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97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某在建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工程,由于隧道内部及所在山体均出现裂缝,通过监控量测、地质钻探资料等确定产生病害的原因,确定了滑坡体的范围及对隧道的影响程度,对滑坡提出的3种处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最终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92.
随着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各种产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公路建设,公路建设是由国民经济发展所引起的新兴产业,尤其是在山区修建公路也是经济发展所必要的。为了确保公路质量和保障行车安全,要对公路边坡进行一些特殊处理,防止边坡不稳造成滑坡等各种地质灾害,下文将对公路边坡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其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3.
以引江济淮膨胀土边坡为研究对象,以温度场模拟湿度场、建立温度场与湿度场等价转化条件,进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膨胀土边坡吸湿膨胀变形机理、抗滑桩对膨胀土边坡的加固机理及抗滑桩在边坡上的最佳布置位置。取现场原状中等膨胀土并分别制成初始含水率15%(初始干密度1.45 g/cm~3)、初始含水率17.5%(初始干密度1.53 g/cm~3)、初始含水率20%(初始干密度1.60 g/cm~3)的三种土样,然后进行室内试验并获得土体普通物理力学指标参数及热力学指标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进行不同土质条件下膨胀土边坡吸湿膨胀变形的数值模拟及有抗滑桩条件下膨胀土边坡吸湿膨胀变形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土质条件下随着降雨时间增长边坡土体变形均在增长,但膨胀土初始含水率大、干密度大,边坡土体变形较小;抗滑桩能够大大降低膨胀土边坡滑坡风险,抗滑桩布置在边坡中部时,膨胀土边坡的变形最小。  相似文献   
94.
对内昆线余家坳路堑边坡所发育山体滑坡形成的地貌、岩石、构造、气候以及施工技术条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根据先期发生的小型山体滑坡,从地质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对比了几种治理措施的优劣,提出了较好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5.
全面介绍和总结大花地滑坡治理工程 ,可供类似滑坡治理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6.
根据李子沟火车站工程及地层地质特点,介绍了采用加强排水设施、削坡减载、挤密碎石桩、高压粉喷桩加固处理、设计抗滑桩等综合治理李子沟滑坡体的措施,解决了本区域的流坍现象,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考虑桩岩相互作用,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嵌岩抗滑桩进行内力分析。同时采用传统K值法,桩端支承条件分别按固定、铰支和自由考虑,计算出3种不同支承条件下的桩身内力,并分别与有限元法的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传统K值法采用桩端固定支承条件得到的桩身内力更接近有限元分析结果,故在嵌岩抗滑桩工程设计中,桩端支承条件应按固定端考虑。  相似文献   
98.
通过修建延图高速公路的实践,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山体滑坡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纵向支撑式盲沟综合治理,卸载和喷锚防护结合综合治理、卸载和抗滑桩结合综合治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99.
马跃 《云南交通科技》2003,19(Z1):106-111
本文针对堆积土滑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作了全面剖析,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入手,初步讨论堆积土滑坡的处治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以求提高对堆积土滑坡综合处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0.
滑坡突发性和破坏性强,对公路的正常运营影响较大,目前主要的治理措施为放缓边坡+ 坡面防护和支挡加固。本文针对甘肃天巉公路K1530 +300 处隧道口滑坡,提出抗滑明洞+ 放缓边坡和抗滑桩+ 放缓边坡两种方案。在治理效果方面,抗滑明洞方案可以彻底治理滑坡,而抗滑桩方案治理效果稍差;施工工艺方面,抗滑明洞施工方案需要预制场,对吊装技术要求较高,抗滑桩方案人工挖孔安全风险较高;环境方面,抗滑明洞方案能够做到土方平衡,抗滑桩方案需要弃方3. 2 万m3 ,对环境影响较大;保通需求方面,抗滑明洞方案需要在拱圈吊装时管制交通,对公路运营有一定的影响,抗滑桩方案施工位于公路边坡上,对交通影响小;工程造价方面,抗滑明洞方案造价较抗滑柱方案低。因此,选取抗滑明洞+ 放缓边坡方案作为本滑坡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