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240篇
综合类   256篇
水路运输   58篇
铁路运输   113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先张予应力梁的质量应从张拉设备的选择,材料,锚,夹具的采构,检验,张拉支座的设计,予应力筋的张拉,放松,混凝土浇筑,蒸气养生减少予应力损失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82.
以云万(云阳-万州)高速公路上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PRC曲线T梁桥"弯桥弯做"的施工实践为基础,总结了PRC曲线T梁的预制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列出了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83.
南叶公路桥主桥为一跨径127 m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采用先拱后桥的施工方法。主桥施工过程中,在系梁没有张拉预应力之前,拱肋拱脚的水平力由临时水平拉索以及拱脚处水平止推装置共同承受,然后通过分批张拉系梁预应力钢束来替换。临时水平拉索与水平止推装置的共同受力与系梁预应力的张拉控制是主桥施工过程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并通过详细的结构分析,合理控制了临时水平拉索与水平止推装置所承受的水平力;通过分析对系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水平力的替换并有效控制了系梁的混凝土压应力水平,确保了主桥施工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84.
结合海南九曲江大桥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建设实践,介绍了墩顶湿接缝关键工序的设计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85.
锚索与抗滑桩分离式组合结构用于加固折线型滑面高陡堑坡时,上部锚索限制坡体变形、防止次级滑动并分担剩余下滑力,下部抗滑桩则稳固坡脚、防止边坡整体滑动.然而,现有设计规范对直线型滑面给出了计算方法,对折线型滑面则无直接计算方法;现有设计方法并不成熟,大多粗略地将剩余下滑力进行分配,不能良好实现二者受力协调.为了研究桩-锚分...  相似文献   
686.
作为桥梁快速建造中一种高效的装配式新结构,预应力混凝土Ⅰ型梁采用双折线先张法施工的密束预应力体系,具有预应力损失小、预压应力分布均匀、施工安全性好等特点。为检验该新型结构的抗弯性能,建立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抗弯能力设计及评价方法,开展了结构足尺模型的抗弯承载性能全过程加载试验,观察了结构在全截面工作阶段、开裂阶段和破坏阶段的结构形态、变形与受力特征及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阶段,梁体工作性能良好,结构达到开裂荷载前,内力增量与荷载呈线性关系,应变分布满足平截面假定,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主梁挠度、主筋应变及预应力钢绞线内力增量均呈线性变化;继续加载时,结构内力及变形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裂缝逐渐增多,应变增长速率加大,模型梁上翼缘应变横向分布差异性增大,呈现一定的剪力滞效应;随着裂缝深度发展,混凝土逐渐退出工作,预应力束不再与混凝土共同受力,直至梁体发生断裂;试验梁的计算破坏荷载与测试值的比例系数为1.08,静力延性系数为2.27,表明双折线先张预应力高强混凝土Ⅰ型梁的抗裂、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模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优异的抗弯静力延性。  相似文献   
687.
针对传统大桥钢轨伸缩调节器位移检测方法检测成本高、设备维护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位移检测方法。采用先粗检测后精检测的策略,粗检测环节使用Viola-Jones快速目标检测框架确定待检测图像中二维码的候选区域,精检测环节基于二维码的定位标志确定各候选区域中二维码的三个顶点。在检测定位二维码的基础上利用模板匹配算法,计算出钢轨伸缩调节器的位移,从而对桥梁健康状况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二维码技术进行桥梁结构位移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度,检测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  相似文献   
688.
船舶管子因其复杂的生产形式导致生产计划制定和生产性能评估难以进行。为此,提出数据驱动的生产物流建模与仿真方法。采用IDEF1X建模方法建立船舶管子车间仿真数据库的底层数据结构,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和面向对象的生产物流仿真技术,利用仿真数据驱动仿真软件QUEST快速生成船舶管子车间的生产物流仿真模型,并采用先到先加工遗传算法优化生产计划。文章所提方法提高了建模效率,解决了模型难以重用的问题,实现了船舶管子车间生产计划的可视化动态仿真,生产完工时间缩短了7.4%。  相似文献   
689.
为研究高墩弯桥在考虑支座摩擦滑移后地震响应的特点和规律,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2联连续弯桥有限元模型。基于板式橡胶支座的双折线恢复力模型,研究了支座剪切刚度对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支座的摩擦滑移效应后,墩顶最大位移减小了5.5%,墩底最大弯矩减小了4.7%,墩底最大剪力增大了27.1%;随着支座剪切刚度的增加,墩底弯矩和墩顶纵向最大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墩底剪力和梁体纵向最大位移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90.
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工程中,U形梁预应力张拉工艺呈现出从后张法向先张法过渡的趋势。本研究依托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通过现场试验得到先张法U形梁预应力的传递长度,并与理论计算和相关规范结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预应力放张后每根钢绞线表面应力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在距梁端超过一定距离后钢绞线应力变化趋于平缓;钢绞线表面应变测试得到的预应力传递长度结果与国内外规范计算值吻合度较高,但通过测试钢绞线附近混凝土的应变推定预应力传递长度的方法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