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23篇
铁路运输   6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列车折角塞门非正常关闭引发了多起行车事故,严重影响铁路运输安全,为此研制了一种列车管贯通判断控制装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车制动和缓解过程的折角塞门关闭判定新方法,建立了基于缓解过程和制动过程的数学模型以检测列车管折角塞门状态。给出了整个装置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结构,分析了相应模块的功能。此装置实现了列车折角塞门被非正常关闭的预警及自动处置,有效的防止了因折角塞门被非正常关闭引发的恶性行车事故。  相似文献   
82.
干塘站集中办理折角车流方案车站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干塘地区内客货车流情况、运输组织特征,对干塘站集中办理折角车流方案中车站的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经过对车站到发线能力及咽喉区能力分析,得出本方案车站能力可以满足运输需求的结论,从而给出车站能力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以某18万吨级散货船为例,以焊接型底边舱折角和圆弧型底边舱折角2种形式为研究对象,对散货船底边舱折角进行优化设计。分别选择轻货舱、重货舱和重压载舱分析结构布置形式对应力水平和疲劳的影响;从应力、疲劳和工艺等方面对焊接型折角和圆弧型折角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圆弧半径对折角应力和疲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为了对比新的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规范和旧的双壳油船结构共同规范,选取两艘具有水平桁结构和两艘具有槽型舱壁油船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油船,分别按HCSR和CSR规范的要求,进行加载分析计算疲劳寿命,并基于CSR规定,比较底边舱下折角位置处的疲劳寿命。认为HCSR疲劳载荷选取更加合理,评估体系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85.
机车空气系统微机控制的一些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源系统、空气制动系统、撒砂装置、检测列车管折角塞门的关闭等方面,设想了采用微机控制空气系统的一些方法,提出了微机控制空气系统要注意的问题,这些设想可以为今后微机控制机车进一步扩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基于排风数据的列车折角塞门误关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折角塞门误关问题,文章分析了列车排风制动过程中机车列车管和排风口的大量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并介绍了基于此模型而开发的列车折关检测报警记录装置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87.
圆舭折角高速船型线参数化设计及其阻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长傅氏数位于0.3~0.7之间时,排水型圆舭折角船型体现了较好的快速性和横摇缓和性能.在分析船体几何特征的基础上,基于NAPA设计软件编制了参数化型线设计程序,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生成的不同几何模型进行了阻力性能分析,为圆舭折角船型型线的快速生成和折角线长度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8.
迟胜超  汪涛 《铁道车辆》2005,43(11):44-44
2004年以来,哈尔滨车辆段各列检所先后发生6起球芯折角塞门漏风故障,且这些塞门都位于尾车尾部端。笔者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
修建站内环线是处理直达折角列车的新方法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郑克洪编组站设计要适应特定的车流条件,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而折角车流往往成为选择编组站位置、确定线路接轨方向、站内疏解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许多编组站折角车流都占一定比例,如新建的陇海线新...  相似文献   
90.
深入分析编组站折角车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车站能力和作业时间的影响,提出通过调整车场分工、优化相邻编组站车流组织、优化折角车流在站内的组织、组织好列车反接和反发、减少编组站折角车流的数量,来降低车站的重复改编作业,从而提高车站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