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3篇 |
综合类 | 25篇 |
水路运输 | 5篇 |
铁路运输 | 1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8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谭忠华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2,29(6):19-19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之后,减排、低碳等词如丸走坂,很快风靡全国。2011年2月18日,沈阳储隆沥青设备有限公司也在内部发布了一份《节能环保倡议书》。这份倡议书以一个颇有寓意的故事作结:有一个孩子,看到被潮汐搁浅在沙滩上的一群鱼后,一条一条地 相似文献
62.
63.
64.
根据203型整铸辙叉结构设计及其整铸成一体的特点,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分4种工况21个载荷作用点分别进行强度分析,为整铸辙叉的合理设计及结构强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整铸辙叉心轨与翼轨过渡区通过增设横向筋板进行加强后,各部位强度合格,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5.
整体滑移式侧模板在青藏铁路、黄万铁路的32 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T形简支梁预制中的成功运用,明显提高了工效,改善了梁体的外观质量,节约了投资,较传统分块拼装式模板在工艺改进及成效上有了长足进步。文章介绍制梁台座区与整体侧模的配套设计,整体侧模与滑移模小车的设计,以及整体侧模板的安装与拆移。 相似文献
66.
67.
简要介绍了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涵洞、圆形涵洞的施工过程,以及一个冻融周期后的涵洞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拼装涵洞的一些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8.
邵根大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1):80-83
0概述该工程是美国旧金山海湾捷运系统(BART)从旧金山(San Francisco)到圣何塞(San Jose)的一段延伸线。延伸线由硅谷捷运管理局(SVRT)设计,建成后交付海湾捷运系统运营。 相似文献
69.
研究磨耗车轮通过道岔辙叉区的轮轨相互作用特性及控制摩擦因数减缓轮轨磨耗的措施,以CRH2型动车组和18号高速道岔辙叉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迹线法原理,计算不同运行里程的磨耗车轮与辙叉区钢轨特征截面的接触点分布。采用UM建立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非椭圆多点接触Kik-Piotrowski的轮轨接触算法,计算不同摩擦因数下磨耗车轮通过辙叉区的轮轨动力学变化特性及轮轨磨耗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车轮磨耗加剧,岔区轮轨匹配趋向不良,接触点跳跃更为复杂、剧烈,跳跃宽度增大;车轮磨耗初期,轮轨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善,车轮磨耗对横向力的影响较大;相对于标准新轮,运行里程为20.3万km的磨耗车轮通过辙叉区的轮载过渡位置延后0.134 m;减小轮轨摩擦因数会降低列车通过辙叉区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但有利于减缓轮轨磨耗;当车轮运行里程达到20.3万km时,摩擦因数由0.55分别降低至0.45,0.35,0.25和0.15,钢轨磨耗指数分别下降6.3%,15.5%,34.0%和49.8%,钢轨润滑有利于减缓辙叉区钢轨磨耗,提高道岔区钢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0.
基于岔区轮轨接触关系及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以18号高速道岔可动辙叉为例,分别建立翼轨不同加高设计方案下的辙叉模型以及CRH2型车车辆模型,分析翼轨加高设计对列车过岔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过岔时,随着翼轨向外弯折,轮轨接触区域开始外移,并由此造成轮对质心垂向位置的降低,引发剧烈的轮轨冲击作用;通过设置合理的翼轨加高值,可有效解决轮对质心垂向位置降低的问题,提高列车过岔平稳性及旅客乘车舒适度;翼轨最大加高值为2 mm时最佳,与无加高设计相比,翼轨加高后,列车第一轮对垂向轮轨力及减载率最大值分别降低了18.16%和35.8%、轮对和车体的垂向加速度则分别降低了48.1%和34.7%,列车垂向振动特性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其过岔时的轮轨动态响应也会不断加剧,鉴于翼轨加高可有效降低列车过岔时的垂向动力相互作用,合理的翼轨加高设计将对列车在岔区的提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铁路线路道岔可动辙叉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