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270篇
综合类   117篇
水路运输   195篇
铁路运输   146篇
综合运输   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研究通过系统开展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对比研究单掺粉煤灰、单掺矿粉和粉煤灰矿粉双掺混凝土绝热温升的特点。同时研究水胶比、单方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人模温度、外加剂型号等对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胶凝材料种类和用量是影响绝热温升的主要因素,缓凝外加剂对缓解和推迟混凝土放热过程也有显著作用;入模温度对混凝土绝热温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快速获取有效、可靠的被动采样速率对被动采样器在舰船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十分重要。传统被动采样器的模型要求得到吸附管的物性参数,获取参数困难且难以推广。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及实验舱测定等2种方式提供被动采样速率的标定方法及参考值。基于集总参数简化吸附传质模型,并搭建实验舱测定代表性VOC污染物的被动采样速率,通过回归拟合得到了模型中的关键表观参数。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决船舶转向控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舵机幅度与速率饱和、模型不确定性、流体动力非线性,提出了转向抗饱和控制算法。在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化不确定非线性船舶动力学模型为线性微分包含模型,应用线性系统理论求出静态无约束控制规律;在控制器中加入幅度与速率饱和模型,以最小化扰动到被调输出的非线性L2增益为目标,控制问题转化为具有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凸优化问题,进而求出静态抗饱和补偿增益。仿真结果满足实际转向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4.
为了合理解决超载状态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卸载时机问题,通过对超载状态下沉降速率法、工后沉降值法和应力固结度法的计算分析,结合深圳某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实验区的现场实测资料,分析了不同方法在超载状态下卸载时机判定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通过综合分析,能够合理准确地判定卸载时机。  相似文献   
105.
熊华涛 《路基工程》2021,(3):229-234
依托重庆石柱至黔江高速公路七曜山隧道工程,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突水突泥灾害统计,阐述高陡倾岩溶裂隙构造中隧道突水突泥的发生机理及有效防控措施,对其致灾构造形态、突泥物源、灾变机制、防控措施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是一种致灾性极强的突水突泥致灾构造;七曜山隧道突水突泥的主因是动态河水流入落水洞,通过水体运移网络流向掌子面并形成高水压;通过对七曜山隧道裂隙封堵、排水泄压、泄水洞等措施来处治涌水突泥灾害,新建泄水洞有效保证了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106.
研究改进神经网络的船舶红外图像边缘检测方法,提升边缘检测抗噪声干扰能力。采用块匹配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船舶红外图像实施去噪处理后,经梯度算子将降噪后船舶红外图像转换为二值图像;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通过附加动量法-自适应学习速率调整BP神经网络权值,提高网络训练鲁棒性;将转换后舰船二值图像作为改进神经网络的输入,在实施网络训练后得出输出值,依据输出值和设置阈值的对比结果,获取船舶红外图像边缘点,实现船舶红外图像边缘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噪后船舶红外图像的PSNR值全部高于40 dB,降噪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取船舶红外图像边缘特征且边缘检测结果清晰、连贯,能够达到船舶红外图像边缘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07.
胜利采油厂注聚南区渗氮管线腐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材质分析、腐蚀速率测试、腐蚀产物分析等手段对胜利采油厂胜二区注聚南区腐蚀穿孔渗氮管线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管线腐蚀很严重。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了管线的腐蚀原因并得出结论如下:母液管线腐蚀原因为服役于强腐蚀性介质中,渗氮层局部缺陷处的点蚀穿孔;单井管线腐蚀原因为Cl^-促进作用下的溶解氧腐蚀;20号钢渗氮管不宜做为该服役环境下的注聚管。建议更新穿孔管线,内防采用重防腐涂层,外防采用三层PE;对未穿孔管线,采用非开挖内涂衬技术,以提高管线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8.
地铁列车中可燃物热释放速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室内火灾模拟方法——区域模拟与场模拟,并对其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对比讨论;同时还介绍了基于质量损失速率的热释放速率测试方法,给出了部分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大小对于火灾的温度分布及烟气流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隧道发生火灾时通风排烟方式和排烟口开启状态对排烟效果的影响,对妈湾水下盾构隧道的排烟特性和排烟效率进行了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和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DS,得到了纵向通风排烟方式的临界风速和重点通风排烟方式的最佳排烟量;基于不同的排烟口开启状态设置工况,对烟气高度、蔓延长度、人眼高度处的能见度、CO体积浓度及排烟口的风速大小和排烟效率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1) 妈湾水下盾构隧道临界风速为4.5 m/s,重点排烟方式下同时开启上下游排烟口及只开启下游排烟口的最佳排烟量分别为290、410 m3/s;(2) 同时开启上下游排烟口,且及时开启火源正上方排烟口,能保证人眼高度处能见度大于10 m,CO浓度仅在火源上下游200 m范围内超过人体耐受极限,最大值仅为450 ppm,烟气高度在火源上游方向近100 m范围内升高,烟气蔓延距离缩短;(3) 同时开启火灾上下游排烟口时,及时打开火灾点正上方排烟口时的整体排烟效率比不打开时更高;只开启下游排烟口时,则正好相反;(4) 综合人员逃生指标,当发生火灾时,应采用重点排烟,同时开启火灾上下游排烟口,并及时打开火灾点最近的排烟口.   相似文献   
110.
为制定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防排烟设计标准,以某地铁线路的地下双层停车场为对象,深入分析停车场防排烟设计规范.从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人员密度、安全疏散时间等角度出发,结合近年颁布的行业规范,探讨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防排烟设计方案及原则.通过建立最不利火灾场景,采用理论分析及火灾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停车库内烟气流动、安全疏散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