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43篇
公路运输   262篇
综合类   111篇
水路运输   186篇
铁路运输   252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通过调研和总结上海已建15座盾构隧道的设计资料,对现有隧道存在的病害进行了归类分析,提出了隧道病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对明挖段的围护设计选型、结构工程规模和盾构隧道几何设计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明挖接线段围护结构选型及插入比的建议,明确了明挖结构的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对已建盾构隧道的埋深、最小曲线半径、最小线间距、最大坡度等几何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了工作井平面尺寸的确定方法和盾构进出洞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2.
余晶  魏龙海 《路基工程》2017,(6):183-188
近接市政隧道施工围岩扰动次数多,应力重分布复杂,相互影响较大,施工安全受控因素多。结合大连南部滨海大道东端桥隧建设工程近接既有白云隧道的工程实际情况,利用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对近接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变形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数值模拟得到的围岩应力、变形大小及塑性区范围,提出了工程控制措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施工过程新建隧道支护结构变形及既有白云隧道外观进行了监控量测。监测结果显示:隧道施工引起的隧道拱顶沉降和洞周收敛变形量相对较小,提出的控制措施有效地确保了该近接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3.
文章分析了江苏省"专接本"招生生源不足的原因,论述了"专接本"项目的优势,并从策划宣传策略、提供良好服务、出台鼓励政策等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专接本"招生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工程在码头接岸结构遇到复杂软弱地质夹层,采用疏排管桩新型码头结构可以提高岸坡整体稳定性,文中论述了几种结构设计方案的比选,疏排管桩码头结构成为实施方案,该结构的顺利实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量化下伏煤层开采对上部既有铁路隧道的显著影响,以近接缓倾煤层开采区的某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构建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并分别采用现场监测和理论计算的方式进行验证;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煤层开采全过程中隧道衬砌的变形,对比煤层开采前与开采至Ⅵ边界时隧道最不利截面内力,并利用最小安全系数和最大裂缝宽度2个指标评价煤层开采对上部铁路隧道安全性影响,确定煤层开采的竖向影响范围。结果表明:现场监测和理论计算2种方法均证明了数值模拟参数取值合理、方法可行;煤层开采过程中隧道洞口位置变形最大,沉降增加了7.38倍;煤层开采造成隧道近煤层侧仰拱和边墙内力增大,加剧了隧道洞口的偏压程度;自煤层开始开采到开采至Ⅵ边界的整个过程中,隧道安全系数降低了68.97%,隧道结构裂缝宽度最大达到2.01 mm且与现场检测得到的隧道结构裂缝病害情况相一致;煤层开采的竖向影响范围为自开采区竖向往上2 449 m。  相似文献   
26.
27.
樟树赣江二桥是一座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双重功能的特大桥工程,桥梁长度2529米,主桥为主跨400米的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宝瓶形桥塔,双工字型组合梁主梁,桥宽29.2m,引桥为预应力连续梁结构。大桥位于袁河和赣江合流后又分流区域,江心有座沙洲,建设条件复杂。现介绍本桥的设计构思、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等内容。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位于8度地震区某主跨163 m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抗震设计,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主桥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与抗震性能验算。通过设置阻尼器、改变支座类型等措施限制主桥的横向地震位移、降低主桥地震响应,从而达到优化主桥抗震性能、降低工程造价的目标。  相似文献   
29.
"盖挖法"在近接既有建筑物的大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跨隧道洞口段埋深浅、邻近既有建筑物的工程特点,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近接施工影响程度及范围进行了分析,并对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比选.结果表明,"盖挖法"不但能克服传统方法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而且能够确保隧道的施工进度和既有建筑物的安全,同时可减少对洞口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最佳的近接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0.
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在施工阶段处于复杂的受力状态,易出现局部破损现象。文章以深圳地铁5号线近接桩基时盾构隧道施工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测试对衬砌所承受的轴力和弯矩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探究盾构隧道管片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建筑物的全风化花岗岩层中,管片脱出盾尾后桩基荷载将传递给隧道上部土体,最后传递至衬砌管片,管片环受到较大的附加应力作用;管片刚拼装上时试验环内力较小;当管片脱出盾尾时其内力达到最大值;稳定后的管片内力一般相较刚脱出盾尾时稍小。由于岩层破碎且极度发育,透水性好,孔隙水压力变化速度较快,且能较快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