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1314篇
综合类   262篇
水路运输   232篇
铁路运输   652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1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SYST27(211D)型油压减振器结构,使用与检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原东德进口客车用的国产化油压减振器的结构,并对使用和检修该型油压减振器方面的问题提出要求和建议。文中附有减振器结构图。  相似文献   
992.
润滑油光谱分析是机械摩擦副损状态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同一机械中不同摩擦副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摩损后同时进入润滑中;油样光谱分析结果受到换油的干扰;以及污染和人为差错等因素,造成不少情况下精确的润滑油光谱数据得不到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3.
994.
汽车离合器扭振减振器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吕振华  冯振东 《汽车工程》1992,14(4):218-223,231
装置于离合器从动盘中的非线性弹性-阻尼式扭振减振器可有效地控制由发动机激起的汽车传动系扭振和噪声。本文阐述目前实际应用的这一类减振器——多级式非线性扭振减振器的基本功能和构造原理,探讨在设计中选择其工作特性型式和性能参数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减振器结构设计方法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995.
SW-160型客车转向架旁承摩擦阻力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 《铁道车辆》2002,40(11):1-4
详细分析了SW-160型转向架回转阻力矩和旁承摩擦阻力矩的要求,介绍了实际运用的旁承状况,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要求和方向。  相似文献   
996.
简要介绍了摩擦学研究及其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现状,论述了摩擦学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和铁路运输摩擦学研究的重点内容,阐明了深入开展摩擦这研究在铁路运输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4Cr14Ni14W2Mo与4Cr10Si2Mo异种热强钢摩擦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其脆性是主要问题。接头的韧化可通过焊前、焊后的合理热处理制度予以实现,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旋转强度是离合器衬片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在国产JF101型旋转强度试验机上进行的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失效分析的结论:转速增加的速率对旋转强度的影响不大,而材质、温度和应力集中,是影响旋转强度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提高离合器衬片旋转强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9.
根据XJ750系列摩托车减震器返修的统计数据,分析出减震器损坏的主要原因,并从理论上对现有减震器内部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探讨,通过实验并改进得出相应合理的结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00.
圆柱滚子轴承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析,是典型的边界非线性的接触问题,其特点和难点在于接触边界和接触力事先是未知的,文中提出一种 求解带摩擦接触问题的数值算法,即拟高斯近代法,并研制了一套求解接触问题的非连续有限元程度,应用该程序求解圆柱滚子轴承在受载情况下的应力,计算经果与光弹实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这种算法和程序是可靠的,有限元分析和光弹实验均表明,最大拉应力产生于外圈滚道面,而且外圈外表面应力变化幅度远小于滚道表面应力变化幅度,因而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外圆外表面损坏先于滚道表面的现象,这与实现工程中滚动轴承损坏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