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35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业军 《中国水运》2006,3(2):230-231
如何强化提高我国航海专业教育质量,使之适应全球航运经济和航运人才市场需求,还是一个新课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示范课程,采取了多项措施,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对"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教学项目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52.
本文根据21世纪对工种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看高工专物理实验课在“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方针指导下的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适应跨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高工专物理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53.
《交通高教研究》2014,(2):F0002-F0002,F0003
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直于1983年的武汉化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该研究室最早隶属于学校教务处,丰要工作是开展教学研究,1990年成为校直属单位。1999年10月,高教研究室与学校政策研究拳合并,组成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2004年3月,研究室撤销,成立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挂靠文法系(现法商学院)。  相似文献   
54.
<正>0引言船舶事故时有发生。造成船舶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自然因素、航道因素、船舶因素、交通因素、船员因素、管理因素、信息因素、货物因素、文化因素等,其中船员因素、管理因素、文化因素等都是与人有关联的。国内外很多权威机构和组织的调查均表明:80%左右的船舶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不足之处在于人为因素或人的管理技能,而不是船员缺乏技术知识。为确保海上运输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国际海事组  相似文献   
55.
2006年9月30日,省教育厅公布了2006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名单,我院共有5项课题被列为2006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分别是“高职院校国家、省、校三级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负责人:刘义(暂);“高职院校示范性实训室建设评价体系”,负责人:郭江平;“高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整体优化模式研究”,负责人:朱春浩;“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负责人:陈彬;“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和研究——英语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专题),负责人:盛楠。  相似文献   
56.
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要撇开以往“学科式”、“应试中心式”的教学模式,切实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能力中心”为原则,针对高职生源的现状,紧抓“教师、教材、教学”六字方针,使高职教育办出特色,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57.
本文地对船舶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就船舶管系方面的知识教学作了论述,旨在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能更快地为造船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8.
我国航海模拟器教学研究和开发研制工作的发展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中国航海模拟器教学研究会自1988年成立以来的工作,介绍了我国航海模拟器教学研究和开发研制工作的发展状况,并就进一步发展和改进国内航海模拟器教学研究和开发研制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9.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不是以培养学生的“琴、棋、书、画”等兴趣爱好为主的教育,占首要地位的应是德育。就此本文试行阐述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0.
针对学生实验后对实验结果判断和分析较难的问题,结合电工实验,通过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分析与计算,使学生掌握实验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