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4篇
  免费   269篇
公路运输   3818篇
综合类   2256篇
水路运输   2518篇
铁路运输   2026篇
综合运输   555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556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信号系统的设计、制造、施工、调试等阶段进行安全保障很重要。重点介绍按照欧洲铁路安全标准对铁道信号系统进行交叉接收以及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32.
主要讨论北京地铁9号线车站中机电设备的控制操作,通过正常移交和强制收回,在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工作站与综合监控系统(ISCS)工作站之间实现权限转移,同时阐述权限转移的实现方法和过程,以及画面上权限按钮变化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3.
介绍了特殊情况下地面信号重复显示的理论,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4.
数字铁路、智能铁路与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数字铁路、智能铁路及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内涵、区别及其相互关系,回顾以铁路运输智能自动化为起点的铁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国内外发展历程,提出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完整技术体系框架,明确其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及智能自动化相关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5.
虽然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对讲机系统仍采用模拟技术,但数字技术已开始推动移动通信的变革步伐,从模拟通信系统过渡到数字通信系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已有在模拟设备上投资,并灵活选择向数字系统的过渡方式和过程,成为推动无线通信系统数字化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6.
为提高GJ-6型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精度、抗干扰能力、以及远距离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采用CAN总线技术设计开发基于CAN总线的数字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QNX实时处理计算机作为上位PC机,通过CAN通信适配卡与CAN总线相连,上位PC机在轨检车运行时按照每隔0.25 m一次的采样频率发送触发信号,通过CAN总线实时采集数字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整个轨检系统的数据采样进行控制.数字传感器通过CAN总线接收上位PC机的各种操作控制命令和设定的参数,并按照请求、应答、发送的顺序再通过CAN总线向上位PC机传输数据.根据约定的通信协议制定各个传感器的29位数据帧格式和ID标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传输数据稳定,不易受到电磁干扰,且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37.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提出3种不同的自动紧急转向避撞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汽车避撞简化模型,对制动、转向及两者相结合的3种不同避撞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为深入研究汽车避撞过程中的实际响应,建立包含转向、制动及悬架3个子系统耦合特性的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随后构建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避撞控制框架,对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和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横摆角速度和横摆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以线性2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对象,对最优控制四轮转向、最优控制前轮转向、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前轮转向3种不同的跟踪控制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最后,以汽车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3种避撞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制动避撞相比而言,转向避撞所需的纵向距离有较大降低,随着车速的增加和路面附着系数的越低,效果越明显;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比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避撞过渡过程更为平缓,当实际车速与控制器所用车速不一致时,前者避撞性能表现更优;最优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在高、低2种不同附着路面都具有较好的避撞效果,最优前轮转向控制系统次之,而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则表现出严重的失稳。  相似文献   
138.
在建设水利水电项目的过程中,防渗墙属于重量级别的隐蔽工程,在勘探、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环节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多年以来的一些实践成果展开有效分析,对于常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9.
[目的]为了实现舰船蒸汽动力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出一种总体数字孪生模型应用体系。[方法]从物理对象、过程要素、生命周期及虚拟空间这4个维度,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舰船蒸汽动力系统总体“四维思想模型”,并创建总体全生命周期的“五阶体系模型”,涵盖概念论证、系统设计、总装建造、试验试航及运维保障这5个典型的阶段。通过引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等先进技术,形成由物理层、接口层、数据层、模型层、调度层、功能层及应用层组成的舰船蒸汽动力系统总体数字孪生“7层架构模型”。[结果]舰船蒸汽动力系统虚拟设计分析及试验平台的验证结果表明,数字孪生体系框架可以有效支撑系统方案设计、操作运行分析及试验方案评估,从而实现舰船全生命周期中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互协同。[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舰船蒸汽动力系统的总体数字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的“维修实例”栏目因其独有的“专家点评”而深受汽修同仁的喜爱。本栏目为进一步丰富内容,现面向广大汽修一线技师、技术总监征集维修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