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509篇
综合类   384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265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百色-罗村口高速公路是广西第一条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桥隧比例高达10%,一般采用高架桥梁形式跨越深谷。文章结合百色-罗村口高速公路谷拉河大桥工程实例,介绍采用高墩液压自爬模施工工艺,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桥梁工程结构的减震隔震设计多采用增加阻尼和被动控制的思想与方法,即通过消能来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以宜万铁路叶溪河大桥为例,阐述了减震隔震的设计方法以及支座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4.
研究目的:高墩桥梁稳定性一直是影响桥梁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如何在保证桥梁外形美观、结构受力合理的情况下提高高墩桥梁的稳定性,是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京承三期清水河2^#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双肢薄壁高墩刚构桥进行空间稳定性分析,并对比分析在有无横系梁的情况下最大悬臂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桥梁的稳定性。研究结论:初步得出了墩间横系梁对双肢薄壁高墩桥梁稳定性的影响:墩间横系梁主要对顺桥向的桥梁稳定性贡献较大,对桥梁横向稳定性基本上没有影响;随着墩问横系梁数量的增加,对稳定性的贡献也趋于稳定。恰当地设置横系梁能有效地提高双肢薄壁高墩刚构桥梁的稳定性,但随着横系梁数量的增加稳定性提高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5.
86.
流架I号大桥为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水口(桂黔界)至榕江格龙段上的一座控制性大跨连续刚构桥。笔者重点介绍该桥设计标准、桥跨布置以及主桥结构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87.
温度对空心薄壁高墩垂直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乌江连续刚构薄壁空心高墩施工现场实测桥墩温度场,拟合了其最大温度梯度曲线;介绍了日照温差荷载的计算方法,并以中国公路桥规JTG D60—2004和英国桥规BS5400为依据,计算了桥墩的偏位,通过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的比较,认为英国桥规BS5400温度梯度模式更接近本桥位的取值;提出了施工中减小桥墩偏位的措施。  相似文献   
88.
高墩施工的精度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影响桥梁高墩施工精度的因素,介绍了控制施工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随着桥梁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而高墩施工作为桥梁建设施工的难点,其混凝土施工技术成为施工重点问题。现结合耳海河特大桥高墩混凝土施工案例,阐述了高墩施工混凝土泵送技术。  相似文献   
90.
铁木尔 《中外公路》2019,39(5):127-131
多跨连续刚构桥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施工至成桥需经历复杂的体系转换过程,施工过程显著影响成桥后的线形与受力状态。某山区连续刚构桥长边跨现浇段施工时,由于墩高及地形限制无法采用落地支架和长悬臂托架施工,为减小边跨现浇段长度,提出增设不对称悬浇段的非对称施工方法。以该桥为背景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3种不同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及成桥后结构应力与变形的影响,探讨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合理施工方案。研究表明:3个施工方案施工和运营阶段应力与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边跨增设非对称悬浇段时,对成桥应力影响较小,主梁下缘压应力储备增加,上缘压应力储备略有减小;增设非对称悬浇段会导致边跨跨中长期挠度增大,但通过合理设置预拱度,不影响成桥线形实现;先边跨、再中跨的合龙顺序有利于减小边跨跨中长期下挠;非对称施工时最大悬臂状态第一类稳定系数较原设计略小,但安全储备仍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