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6篇
  免费   101篇
公路运输   114篇
综合类   370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2725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0kg/m 12号拼装式合金钢辙叉对道岔无缝化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既有的无缝道岔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局限性,结合12号拼装式合金钢辙叉提速道岔结构的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并结合优化的当量阻力法对拼装式合金钢辙叉结构在无缝化时的适应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就此种辙叉结构无缝道岔的使用范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2.
朔黄线复线自动闭塞开通运营后,在大机养路作业、钢轨放散施工中,一般需封闭一条线路,将出现列车逆向运行。由于朔黄线没有逆向自动闭塞设备,这时只能按站间闭塞办理,影响区间通过能力。如果在相邻两站间增设1架逆向通过信号机,将提高区间1倍的通过能力。经过反复的研究、探讨和试验,确定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63.
钢轨焊前轨端轨腰裂纹造成焊接接头伤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多起焊接接头伤损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综合描述几种轨腰裂纹的断裂形态以及裂纹源区的断口宏观形貌、金相组织等典型特征,确定在焊接前轨端存在轨腰裂纹是导致接触焊焊接接头形成轨腰纵向、斜向裂纹和横向断裂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讨论了轨端、轨腰裂纹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4.
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接地系统钢轨电位及电流分布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结合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接地系统,对无砟轨道钢轨电位及电流分布进行分析计算,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研究结果:在回流系统无回流线和综合地线或有回流线无综合地线的情况下,钢轨电位将超过或接近120 V。因此,在对地泄露电阻较高的无砟轨道区段,应当在回流系统中进一步设置金属性回流通路(综合地线),以降低钢轨电位和接触电势。  相似文献   
65.
研究目的:分析无砟轨道基础上无缝道岔的纵向力传递机理,建立无砟无缝道岔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无砟无缝道岔受力及变形,并与有砟轨道无缝道岔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无砟无缝道岔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无砟轨道基础上无缝道岔的纵向力传递机理、温度力和位移分布规律与有砟轨道无缝道岔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6.
淬火线冷却水流量自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淬火线冷却水流量进行自动控制,以达到控制淬火质量的目的,对流量控制的特点进行了较为仔细的分析,并结合数字PID调节与单步增量调节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分析了实验误差。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结构可靠度理论在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秋义  陈秀方 《铁道学报》2001,23(5):102-106
将结构可靠度理论应用于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分析。根据无缝线路稳定性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无缝线路稳定性极限状态方程,在无缝线路稳定性设计参数的概率取值基础上,采用Monte Carlo法分析了60kg/m轨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得出提高钢轨焊接质量对提高轨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和明显的经济效益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8.
混凝土桥面轨道纵向位移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桥上无缝线路,梁轨之间存在由相对位移引起的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使桥梁与轨道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的力学平衡体系,因此,轨道纵向位移阻力是分析无缝线路钢轨和桥梁受力的重要参数。由于道床的散粒体特性以及现场测试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试验研究较少,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与梁轨相对位移和轨道竖向受载的关系,可采用梁体与钢轨之间产生一系列的相对位移,并测定钢轨的受力大小来确定。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介绍了轨道纵向位移阻力的试验分析结果,轨道纵向位移阻力是分析无缝线路钢轨和桥梁受力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两个1:4缩尺室内模拟结构试验,介绍了轨道纵向位移阻力的试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9.
GTC-80型钢轨探伤车是我国集成研发的新一代钢轨探伤车,在原探伤系统基础上进行诸多改进,并在车辆系统、轨道巡检系统上采用完全自主化技术,整车实现对钢轨伤损和轨道状态的综合检测,整体检测速度达到80 km/h.结合我国铁路钢轨探伤检测和轨道巡检的实际情况,从整车结构布局、超声检测系统、轨道巡检系统3方面介绍GTC-80型钢轨探伤车及其在我国铁路钢轨探伤领域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70.
U71Mn钢轨踏面剥离掉块缺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71Mn钢轨在铁路曲线线路外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钢轨踏面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剥离掉块缺陷。对产生缺陷的钢轨进行性能检验的结果表明:钢轨的化学成分和氢氧含量、拉伸性能、脱碳层、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和踏面硬度等均满足TB/T 2344-2012标准的要求,因此剥离掉块缺陷的产生与钢轨自身质量没有直接关系。对缺陷特征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出现在曲线线路外轨踏面工作边轨距角圆弧区域的剥离掉块是一种典型的滚动接触疲劳伤损,这主要是由于轮轨长期在此区域接触导致该区域接触应力过大所致。通过改善轮轨匹配关系使轮轨形成共形接触,合理进行预防性和校正性打磨,并严格执行钢轨分级使用规定,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钢轨剥离掉块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