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660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信息之窗     
《铁道通信信号》2006,42(4):60-62
铁运26号关于印发《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运基信号49号关于2005年度全路信号安全质量的通报,运基综合50号关于印发《铁路电务管理信息化规划》的通知,运基通信4号关于印发《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技术审查意见》的通知,运基信号14号关于既有线提速200km/h区段应答器用户数据表编制规定的通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2.
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正进入到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铁路设计标准一再提高,而工程投资却一再紧缩,限额设计的情况越来越多。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在限定的投资额度下做好概算编制工作就成为摆在众多设计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作为国内第一条按200km/h速度目标值进行提速电化改造的既有线项目陇海铁路郑州至徐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3.
德国既有线提速的关键技术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德国既有线提速的目标值、原则 ,以及线路主要技术标准与参数 ,并结合我国路情与有关技术规范 ,对我国既有线提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既有线提速技术改造,是一项涉及铁路线路、轨道、路基、桥隧、通信、信号等固定设备以及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的系统工程。2004年4月全路实施第五次大提速前夕,柳州铁路局完成了管内湘桂线繁忙路段(永州—南宁南)的改造,其中永州—黎塘段以小半径曲线改造为主,黎塘—南宁南段以  相似文献   
105.
文章主要介绍了利用钢筋混凝土方桩加固框架桥主体地基时,钢筋混凝土方桩单桩容许承载力和地基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及防止框架顶进“扎头”,需要换填快硬混凝土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6.
铁路是由许多基层站段组成的运输大系统,铁路运输安全与站段的安全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站段的安全生产与安全基础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浙赣线既有线改造后,通过对金华枢纽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的调查、了解和分析,针对这些情况对加强站段安全生产管理浅议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石波 《铁道通信信号》2007,43(10):36-38
客运专线与相关既有线并行建设或存在交越情况时,二者存在共用GSM-R无线系统的可能性。若考虑共用无线系统,则会影响某些GSM-R业务的实现,因此,需要考虑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针对不同的情况,应考虑采用不同的无线组网原则。  相似文献   
108.
109.
第六次提速能否提升铁路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7年开始,我国铁路进行了5次大提速。经过提速,部分既有线的速度达到160公里/小时,客,货运能大大提高,铁路运营状况日渐好转。2007年4月,铁道部将对铁路进行第六次大提速。第六次提速后,主要干线时速将达200公里/小时,届时铁路将再次调图,在城市圈和中心城市之间开行国产动车组,扩大铁路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既有铁路线路堑扩堑石方工程(开挖边缘线距运营线最近1.5 m,最大开挖深度22 m)的爆破设计施工,给出了工艺流程、施工方法、爆破参数、保护方法,并简述了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