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660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挡土锚固桩在既有线顶进桥涵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挡土锚固桩围护在路基中顶进桥涵的方案,具有能寺路基稳定、缩短架空线路长度的的优点,特别适用于软土路基。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锚固桩的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32.
通过研究既有线开行重载列车对道岔结构产生的影响,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治措施,有针对性地提高养护水平,以延长道岔的使用周期,节约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33.
纵断面线形的精确分段是后续铁路线路优化调整的基础。针对现有方法自动分段效果差且精度低的缺点,研究一种能够实现线形精确自动分段的算法。首先,在对比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测点近似曲率的线形自动分段算法,针对铁路竖曲线弧径比过小易导致的拟合病态问题,采用基于半径确定的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圆心精确定位,以提高分段点的精度。经实测数据验证该算法能自动化识别特征点位置,且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4.
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西段工程在关庄至望京西站区间采用盾构隧道的施工方法,穿越地铁13号线运营线路。从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在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盾构穿越既有线过程中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系统提出地下掘进参数控制、跟踪注浆以及地面加固保护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地铁运营线路安全的方法和措施,并在15号线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体应用。盾构穿越既有线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5.
36.
线路纵断面是既有线提速改造的重要因素,是体现提速改造技术水平的核心指标。但线路纵断面改造受铁路等级、提速目标值、既有线路状况、工程投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既有线提速改造工程中,如果既有线纵断面不是限定提速的因素时,应基本维持既有纵断面不动或尽量少动;对于限制坡度和坡度减缓的改造应结合改建工程量、限速点集中情况、投资等综合分析确定超限坡度保留或改建;竖曲线半径及坡段长度是列车舒适度和安全的重要因素,改造中应按较高标准进行配置。  相似文献   
37.
襄渝铁路二线皮匠沟一号隧道临近既有襄渝线新桥二号隧道左侧,线间距为32~15m,塌方段线间距仅15m,埋深2.1~7.6m。介绍从发现皮匠沟一号隧道局部开裂到初支开裂形成塌方的全过程,分析塌方的原因,提出安全可靠的塌方处理措施。处理过程中,未影响既有线结构安全,顺利完成了塌方段施工。  相似文献   
38.
嘉闵高架桥临近铁路段均为超40m高墩,桥址又多处于河道,受既有铁路线和河道的双重制约,施工难度和风险都很大,尤其是长大盖梁施工更为困难。通过制定临近既有线高墩的长大盖梁在不具备落地条件的情况下的施工方法,介绍了预埋销棒和钢桁架托架法施工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9.
山海关运转场地处关内外的咽喉地区,每天列车的到达、出发均在100对以上,调车作业极为频繁.  相似文献   
40.
由于包兰线银兰段衔接线路多,研究年度各段运量水平、运量构成差异较大,导致各段功能与运输特点也不尽相同,影响线路正线数目的选择。从本线在路网中意义、运输能力、运输质量等方面,对增建复线的改造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以确定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