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660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91.
研究目的:引江济淮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点工程,江淮沟通段有4条线与铁路交叉需要进行改建,从南至北依次为合九铁路、宁西铁路下行线、沪蓉铁路和宁西铁路上行线。本文在阐述引江济淮工程及其涉及的铁路线路概况的基础上,从利用既有设备设施、减少过渡过程、减少对既有线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拟建引江济淮工程与既有宁西下行线交叉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研究,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改线方案和原位改建方案。研究结论:(1)原位改建方案由于巧妙地利用了相邻废弃的既有沪蓉铁路进行施工过渡,技术经济优势明显,因此推荐采用原位改建方案;(2)对该项目的技术创新和设计优化进行了总结,在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方面可为既有线改建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92.
既有铁路平面线形重构是铁路养护维修与增改建设计的基础,优化的重构线形可以显著减少工程数量和对行车的干扰。现有研究主要采用逐交点优化重构形成整体线形的方法,由于共用夹直线边,后交点重构时势必会破坏已优化重构的前交点或者受限于前交点导致本交点并非最优。对此,提出一种全线整体迭代重构平面线形方法。首先基于既有线测点方位角变化率图,采用阈值动态调整法自动识别交点数量和各测点的初始线元归属(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然后依据测点线元归属分组拟合成对应类型的线元,再依据拟合出的线元范围重新调整测点线元归属;反复迭代上述线元分组拟合-测点归属调整过程,直到所有测点均无需调整,即达到点线一致。在每次拟合过程中应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与Mesh Adaptive Direct Search算法优化交点坐标、曲线半径和缓长,同时处理多种约束。该方法将现有的逐交点重构平面线形拓展到全线整体迭代重构,在前后曲线均达到优化条件下确定公共夹直线边,准确识别全线测点线元归属,最终自动重构出满足各类约束的全线整体优化平面线形。基于该方法开发的既有线增改建选线设计系统已在6 000余公里的既有线重构中应用,仿真案例和实际...  相似文献   
793.
为完善原设计缺陷,以秘鲁既有线盘山公路项目为例,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高山,为拓宽道路,受现场地形条件限制,需进行山体开挖或修筑挡土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时常需调整结构物位置或尺寸,尤其是挡墙和箱涵,重新设计非常必要,通过受力分析,验证修改后的设计能够满足现场要求。  相似文献   
79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2):159-160
随着交通公路的迅猛发展,不断涌现出很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公路建设项目,如跨越既有营业线的大跨度连续梁,穿越复杂地质的长大隧道等,本文结合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实际,就悬臂挂篮法连续梁跨越既有营业线施工的安全防护现场是如何操作的,做一些大致阐述。  相似文献   
795.
结合大莱龙(大家洼—莱州—龙口)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针对路基翻浆冒泥区段,提出采用聚氨酯胶凝碎石复合层+上下双层土工布包裹的整治方法,对该加固技术的基本原理、加工工艺流程、加固关键技术、加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不需要撤除轨枕和专门的振捣养护措施,可以在运营线路天窗作业时段组织完成,且能有效防止水分进入级配碎石层而渗入侵蚀路基,还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和耗能作用,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96.
传统铁路道岔岔心测量采用直接丈量法和交点法等人工外业测量方式完成,存在上线难、工作量大、安全性差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1种基于高精度真正射影像的铁路既有线岔心测量方法,包括多角度倾斜摄影测量数据获取、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建立、高精度真正射影像制作、主线和侧线平面中心线提取以及岔心平面坐标计算5项关键技术,旨在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完成铁路既有线岔心坐标测量。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作业方法,该方法基于高精度真正射影像开展既有线岔心测量,避免人员上线作业,在保证岔心测量精度的同时,可大幅度提升作业效率和铁路既有线作业安全性;基于多角度倾斜摄影制作的真正射影像可有效解决传统正射影像轨道扭曲变形问题,为高精度轨顶特征点的提取提供了良好基础;采用2种不同算法分别对主线和侧线线路中心线进行提取,可减少由单一算法引起的中心线提取误差,提高岔心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