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1篇
  免费   196篇
公路运输   1968篇
综合类   1794篇
水路运输   705篇
铁路运输   724篇
综合运输   18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在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与管理中,路基路面压实度是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路基、路面的强度必须通过路基、路面施工结构层的充分压实,才能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刚度。  相似文献   
982.
各类媒体在灾难传播的角色与作用成为传播学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大样本调查的方法探究了该类报道中受众对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信任度差异以及社交媒体媒介接触度与信息类型的信任度影响。研究发现:1.受众对传统媒体信任度更高。2.社交媒体接触程度与传统媒体信任度呈负相关,与社交媒体信任度呈正相关。3.面对不同类型信息,受众对两类媒介信任度不同。4.信息类型在社交媒体接触度对传统媒体及社交媒体信任度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83.
针对传统压实度检测方法存在滞后性、偶然性等问题,提出沥青路面压实度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通过刚度与压实度的理论关系推导,验证此系统的理论可行性。根据压路机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激振器模拟碾压过程中振动轮的振动信号。实验室的静态试验(车辙板成型试验)表明,该沥青路面压实度实时监测系统能有效提高沥青面层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984.
根据高速公路常发拥堵路段的交通流数据,采用累计占有率法绘制交通流占有率波动曲线,用来判断拥堵路段内车辆排队尾部轨迹,分析了占有率、里程位置、时间间隔的关系,确定了累计占有率曲线的拐点。分析了排队传播、消散过程中交通事故频数与时间、空间距离的关系,对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排队车辆尾部时,发生交通事故的频数明显增加,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以排队尾部为中心呈现正态分布,不同行驶方向路段内正态分布曲线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拥堵传播与消散过程的正态分布曲线存在显著差异。建立的事故发生概率的联合正态分布模型,可用于预测排队车辆尾部附近的交通事故风险,为实施动态交通控制以提高快速道路交通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5.
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应开展相应的交通分析研究.路网容量限制是确定土地开发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路网容量概念,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开发强度研究方法.应用时空消耗法确定路网容量,并采用Trans CAD交通模型分配进行9D加载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建立了路网容量与土地开发强度的对应关系,为控规编制过程中土地开发强度的合理确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86.
出行时间波动的评价计算是一个定量算法,人们对其的理解则是一个定性的模糊概念,要充分利用出行时间波动这一概念来研究相关的交通问题需实现定量向定性转化的过程.云模型能够实现用语言描述的定性概念与其定量表示之间的不确定性转换.基于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出行时间波动评价的新方法,即利用云模型进行出行时间波动评价.介绍了云模型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利用云模型评价出行时间波动的流程,即构建波动标准云,波动实际云并比较其相似度评价出行时间波动.利用南京市5路公交车线路的统计数据进行实例计算,说明该方法的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987.
采用自由基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便于包装运输储存的固态高效高性能聚醚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不同合成因素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关系,并优化了合成工艺.最佳工艺确定为:引发剂用量0.15g,链转移剂用量0.15g,丙烯酸用量8.17g,反应时间2h时,合成的固态聚醚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效果最佳.采用表面张力,Zeta电位和吸附量初步探究其作用机理,其优异的分散效果主要依靠空间位阻实现.  相似文献   
988.
为改变拥挤对策讨论庞杂无序、实效有限的状况,全面检索并总结了城市交通拥挤对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其归纳为时间、对象和技术三维结构模型,阐释了这三个维度上的代表性对策。从问题根本性和现实特性出发,提出了设计和实施交通拥挤对策的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和约束条件,归纳了四项综合对策。对策的设计面向交通拥挤的根本性特征和现实性焦点,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实施交通拥挤对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涉及公交系统设计从满负荷公交向舒适公交转变、落实智能交通系统实效性的重点、以交通管理效能反向约束前导的规划建设环节等。  相似文献   
989.
近年来针对高速公路拥挤问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交通需求管理方案,如高承载率车辆专用车道、高承载率收费道路和"公平"道路等。为评价、比较这些方案的实施效果,作者首先定性地比较了三种方案的系统特征,然后在同一实验网络上对方案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此外,考虑到交通需求总量、高峰持续时间和平均出行距离的变动,对三种方案效果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三种收费方案相对不采取任何交通管理措施均有改善,其中高承载率收费道路和"公平"道路方案效益更加明显,经济可行性更好;在方案的灵敏度分析中,交通需求量对三种方案的"效益成本比"影响最大。基于方案灵敏度分析得出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程度越严重,"公平"道路方案的效益成本比越高,并且,该方案利用信用补贴机制兼顾了社会公平性问题,有助于提高该方案的社会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990.
以重庆市主城九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基于2007~ 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就业-居住偏离度指数定量分析了主城区职住分布的空间差异与变化情况,并探讨了职住分布对人均出行次数、交通方式分担率、出行时间等交通出行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主城区职住分布的空间差异及变化明显,总体呈现职住进一步分离;②主城区内职住越平衡人均出行次数越少;③职住进一步分离是小汽车出行增长的原因之一;④职住进一步分离是居民出行时间增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